话说翠花,难熬的思念,无时无刻的煎熬着她。只有做娘的自己能体会到。日子还是要继续,思念放到了闲暇之余。
没有娱乐的农村,一年到头来也没什么活动,道是年末岁尾的地方戏剧,调味剂般的调剂着农村农民的生活。剩余的就是整党建党的政治工作。像德子这样没有担当的男人是没法进步的。德子就只会老婆孩子热炕头地生活着。翠花和中了奖一样,又怀孕了。虽然是怀孕了,这次的待遇没有上次高,平淡艰辛的自己照顾自己,日子就是一天天熬出来的。日子也就这样一天天的过来了,转眼翠花又生了……
李老三家终于添男丁了,足足让李老三老夫妻乐的合不拢嘴一些日子。李老三老两口一个劲的张罗着摆宴席庆贺。还找专门请大师起了个名字:“富贵”。不言而喻是希望孩子大富大贵;也有希望孩子给李家带来大富大贵的意思罢。反正是够隆重的,男孩女孩在李家出生待遇是不同的,是天壤之别。翠花现在已经生了三个孩子,其他两个和这个的待遇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想想这些翠花心里一阵心酸,心酸的眼泪是止不住的流下来。越想越心酸,泪如江水,淘淘不绝。
伤心总是难免的,翠花看着招娣和富贵快乐的成长。时不时的发呆,直愣愣的,她在想她被遗弃的二女儿,她还不知道她的女儿叫什么名字,她长的什么样了,那千丝万缕的牵挂,心里隐隐作痛……
想想这些翠花眼圈就会发红,就会伤心落泪。翠花内心的苦是没人倾诉的。这滋味只有翠花知道,也只有做娘的能体会到。度日如年的翠花倍受思念的痛苦煎熬,翠花很少有笑容,有也是很勉强,很暂短的笑。她的心时刻隐隐作痛,她太想见到她女儿了,是她太想,太想了……
转眼又是一年过去了。刚刚进入腊月,翠花一家人吃了饭,也没多少事干。正是农闲时节,招娣被安排照看弟弟。富贵吃了奶,心满意足的很快就睡了。招娣见弟弟睡了,央求着出去玩,翠花没吱声,她不敢表态,再说说了也不管用。奶奶李嬷嬷看了看富贵,见富贵睡得香甜。就说:"只去玩一会,马上回来,我的宝贝孙子一醒来,你必须回来。富贵醒来你之前你必须回来,你只能玩一会。富贵一醒来你必须哄他玩,让他高兴,要不你甭想再出去玩了。”招娣撅着小嘴答应着一溜烟的跑了。爱玩都是孩子们的天性,不管男孩女孩,他们都爱玩。在李家女孩是没有自由的,更没有地位,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尤为严重。招娣玩去了,富贵睡了,一切都很好。
翠花见大人都在家,气氛不错,心情都很好。翠花看着这个,又看看那个,小声说:“爹娘原来的话你们还想着吧?你们说是我给李家生个男孩,你们就帮我把送走的孩子找回来的。富贵这孩子都一岁多了,你们也不提这事了。”李老三夫妻一愣。心里犯嘀咕,当时是哄翠花的权益之计。是想着翠花再有了小孩就忘了,没想到翠花还想着这事。李老三老两口心里还是吃惊不小。
李老三看了看翠花,李嬷嬷没说话。李老三尴尬的干咳了一声,看了看眼圈发红的翠花,生硬的说:“这个…这个…我托人问问再给你个话”。谈话这就算结束了,不欢而散,只有翠花念念不忘,心事重重。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农村的生活单调乏味。那个年代,没什么娱乐,偶尔过年时节看个乡土戏,就已经很奢侈了。其余的时间就是种地。男耕女织的,有时也夫妻双双一起劳作,日落而息,剩下的时间德子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逗孩子是最主要的业余爱好。贫困的农村那个时候还不懂得什么是计划生育。剩余的时间就是男欢女爱了。翠花又中奖了,她的肚子又鼓起来了。翠花生孩子是真密实,一个接一个的生开了。她就是李家的生育机器。
生孩子是翠花的事,孩子的命运却掌握在李老三和李嬷嬷手里。日子虽然过的艰难。转眼又瓜熟蒂落了。翠花一看是刚生下的孩子是女孩,她心里一沉,心里有点忐忑不安。她没说什么,小心地度过一天一天地。过了几天都相安无事。翠花心里算是稍稍放心了点。
这一天阳光明媚,小鸟叫的欢快,翠花的小女儿却哭闹个不停。
李老三和李嬷嬷一前一后进到儿媳翠花的屋里来。李嬷嬷破天荒的说看看孙女,抱抱她。李嬷嬷就说看着是“上邪”了,这是一种迷信说法。翠花欲言又止。李嬷嬷刚把孩子抱出门,李老三慌忙往外退了出来。李老三转身把门关上,顺手锁了一把大锁。只听老李头在门外说:“翠花,你好好养着富贵,这妮子,咱养不起,还是要送人的,你别怪爹狠心,送个好人家比跟着咱李家强。这妮子不能影响了富贵长大。”
翠花一听,呼天抢地,无奈敞不开门,一会急火攻心的翠花,竟然没有了声音。估计是急晕了过去,孩子是娘的心头肉,母子母女都是连心肉,翠花怎么能不着急呢?
德子自从得了富贵一个宝贝儿子,整天还是很勤快,除了干活就是干活。媳妇晕了也指望不上了。
翠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醒来了。整个人就像大病了一场,面色苍白,情绪低落。李老三夫妻好像自知理亏,讨好似的和翠花搭话。李老三眼睛是不敢看翠花的,只听他说:“翠花你的那个女儿在鲁村。你放心,鲁村全村大多数人都姓鲁。孩子在那里挺好,不信你可以去看看孩子,人家也答应让你见见孩子,必竟你是孩子的亲娘。”翠花眼睛一亮,比先前精神了很多。是啊,亲娘!六年了竟然没见过孩子。这样的亲娘和死了有什么两样。想到这里,翠花的眼泪是的哗哗直流。见到的人即便是铁人也是要感动的落泪。哭罢一场又一场。翠花觉得轻松了好多,哽咽着问道:“那我的小女儿呢?”
李老三夫妇即便是再狠的心肠也是有感触,必竟那也是李家的血脉。那是李老三的亲孙女啊!李老三说:“临村孟老头,是个种菜的,人品很好,夫妻多年想再要个女孩子,和他家的男孩做伴。一直没怀上。知道咱家过的寒微,早就托人说好,要是女孩,要是准备送人,他们家很愿意收养。你随时可以过去看看孩子”。翠花听了这话也算是稍微放心了,自己也知道,在这个家里她保护不了孩子。自己闹也没有用。德子更是不管,他没有责任感的人。他也不会替翠花说话。德子就是个木偶,翠花自己是没有本事保护住孩子的。无奈,只有听天由命了。
不过翠花心里打定主意一定要到鲁村看看自己的女儿。已经六年了,六年来翠花不知流了多少眼泪,心疼了多少个日夜。孩子好也就罢了,孩子她如果生活的不好,自己内心怎么能得安宁?翠花一脸愧疚,内心满是自责。
招娣这时候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富贵刚好醒来了。招娣早已习惯了照看弟弟。翠花低头看着招娣和富贵,心情平复了很多,富贵和招娣撒娇的偎依在翠花的身边,一人一声叫着他们的亲娘。孩子们哪里知道翠花的心里,惦念着不仅仅是她们两个,翠花更惦念的是另外不在身边的两个孩子。翠花魂牵梦绕的都是被抱走的孩子,被送走的孩子。孩子你们在哪里?睡梦里醒来的翠花,经常是枕头湿了一大片,心里空荡荡的。她的心在痛。德子像猪一样呼呼大睡,鼾声传的很远,很远的……
已经有很多天,翠花半夜就醒了,呆坐着,她在想念鲁村的孩子,孩子六年了你可安好?刚被抱走的孩子你有是什么样了。想着这些翠花是一阵心酸,一阵心疼。翠花终于咬牙,想来个想走就走的旅行,她要去看望两个女儿,她一直牵肠挂肚,放心不下。
鲁村离的远,有60里路的模样,鼓鼓劲就到了。她要先看看六年不见面的女儿。最好能领回家来自己养着,弥补一下母爱。再去看看自己的小女儿,这样也算是对孩子将来的一个交代吧。想完这些翠花天刚蒙蒙亮就起来了。转身看看李家,心里酸酸的想着,要不是有这两个孩子,孩子还小,她真是不愿在李家再呆下去了。不知不觉的翠花又流出眼泪来了。泪水淌倒翠花的嘴里,又咸又涩,翠花把苦涩的泪水咽了下去,这些年翠花已经习惯了,品尝这苦涩这又咸的泪水滋味。翠花擦干眼泪,转身就走。可她立即转回身来,又轻手轻脚的回到屋里。给德子留了一个纸条,说明了一下去向,免得再起风波。翠花真怕那一天自己承受不了,会轰然倒下……
翠花是有学问的人,她写好纸条,转身离去。这次出行对翠花是不小的考验,翠花从小几乎没出过远门,三里五里的也不曾出去过。除了围着锅台转,就是给李家养儿育女的。不对,主要是给李家养儿,育女大多数都是人家负责的事。不是吗?三个女儿舍命保下一个来。想到这里,翠花苦笑了一下,摇摇头,自言自语的说到“我是李家的生育机器吧!真的该离开了。离开去看望一下自己的女儿,她们到底怎么样了?”
翠花的母女团聚顺利吗?翠花的两个女儿真的会像李老三说的一样,生活的很好,很幸福吗?下期是翠花的鲁村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