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风西川闻稻香〔散文〕
文/王世杰(陕西延安)
在国庆节前夕,我们30多位书法、美术、摄影、文学爱好者一起,组织进行了金秋田园采风活动,使我们大家受到了一次成熟季节与情调、浪漫、色彩的强烈熏染,使心底无形中溅起几分潋滟。
首先,我们一行人乘坐大巴,来到北道德乡塬面上的富旺果业专业合作社,观看苹果的生产情况,了解改革后新的专业管理模式。在此之后,书法、美术爱好者留在原地,现场泼墨,创作书画;我们爱好文学、诗歌、摄影创作的十几个人,则驱车前往县域西部风光旖旎的西川,去领略那里的自然风貌、百里稻田胜景,以及观看几家专业养殖场的发展状况。
从张村驿驰入“青兰”高速,一路在绿色掩映的川道里穿行,只见清澈的葫芦河蜿蜒不息,悠悠然然地流淌;田地里的玉米已近成熟,稻田里涌起一层层金色的波浪,呈现出一派诱人的山川田园风情;两面绵延不断的山峦上,层林叠嶂,葱翠蓊郁,过去植被稀疏的黄土坡,已被茂密的森林所遮挡,唯有久经风雨侵蚀带来的山体断面,有些许的黄土裸露,那也无形中表现出了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貌特征和自然形象。
由于道路周围的风景如画和引人入胜,大家的注意力都不约而同集中在了车窗外,因而在不知不觉之中,便来到了张家湾镇秀丽的川庄村。这是西川里一个很普通的村子。举目环望,高矮起伏的山岭上,是浩瀚无边的森林;河湾里是片片相依的稻田,齐刷刷的稻穗泛起了金黄,在宜人的顺川风中,荡起了一阵阵微微的波浪,沉甸甸的穗儿轻轻地摇曳,似乎是在向我们这些来访者亲昵地打着招呼,透露着耕耘人即将获得大丰收的信息。
听村支书介绍和通过我们的了解,方知川庄村是当地的稻田恢复示范园。他们开展绿色经营,坚持不使用农药,不施化肥,竭力按照富硒米和绿色食品的标准全程操作;实施“稻田+鸭子”种养结合的试点模式,从而在2016年每亩纯收入就达到了2967元,比玉米每亩纯收入562元高出了数倍,发挥了积极和良好的示范效应。
来到稻田边,走进稻田里,抚摸着籽粒饱满的稻穗,体验着田园的浪漫洒脱,有一种无法形容的愉悦。这种感觉,是在城市里永远也不可能体会到的。在来回的路上,我们还耐心地相继观看了张家湾镇黑水寺村,直罗镇北河村、闫家村、胡家坡村等的大田水稻,让我们大家着实开了眼界,看到了西川水稻发展种植的广阔前景和美好希望。
富县西部的直罗、张家湾两个面积较大的镇子,地处俊秀的子午岭腹地和黄土高原唯一的一条流量较大的清水河、流经陕甘的葫芦河流域的中下游。这里自古就盛产优质水稻和多种农作物,素有“陕北米粮川”、“塞上小江南”的美称。这里种植水稻,最早可以追溯至隋朝,唐时秦王李世民带兵驻扎直罗镇,在与北狄作战其间,品尝了当地大米而倍加赞赏,登基后便御赐诏告直罗大米为“贡米”,也就是宫廷御用品。当地有名的水稻,主要因周围是茂密的大森林,水土品位好,昼夜温差大,生长期长等诸多要素,所产大米馨香可口、回味无穷,一直以来被远近人民群众喜爱和青睐。
改革开放之后,社会在进步,当地村民的思想观念在飞跃,大家认识问题的境界正在迅速提高。近两年来,西川的农民成立了6个水稻产业专业合作社,围绕做强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把水稻作为西川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进行积极培育,调整产业结构,把适合种植水稻的玉米田块进行了适当压缩,使水稻面积扩大到了7000亩,并凭借用好“直罗贡米”这个金字招牌,重塑“塞上小江南”美景作为切入点,竭力把这块香甜的“蛋糕”做足和做大。由于“造血功能”在不断增强,致使西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生机、新气象、新风貌。

我们一行走到哪里,都感到新奇,看到哪里,都觉得眼前一亮。那一片连着一片的稻田,与河流、翠坡、青山巧妙地相衔和融为一体。在我的脑海里,这佳景,这美图,这掠人魂魄的山水情韵,就是古代格调高雅的皇家园林,也是没有任何资格可比拟的。有人说“一花一世界”,我要说这一川就是一个大世界。因为,这是自然的美,这是无羁的洒脱,这是天地造化的存在,没有人为的扭捏,没有造柔的作态。置身于这自然景观之中,有着别样的心情,别样的感受,别样的境界层次。我真羡慕西川人,象神仙一样,幸福地生活在这令无数人看好、向往、着迷的地方。
离开了葫芦河川,我带走了对那山水田园最美好的印象,带走了富有哲理的山川曲线对心灵碰撞所产生的感应,带走了百里长川飘绕了千年的稻香。然而,虽已远去,可我的魂却留在了那充满希望的田野,留在了那难舍的葫芦河畔,留在了那原始古朴、金色四溢、风景如画、赛过世外桃源的西川。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
王世杰,笔名晨钟、高原晨钟,网名葫芦河,西安市阎良区人,现居延安市;富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中国作家网》认证作家,微信公众平台《洛滨文学》总编。曾先后在《人民文学》《解放军报》《诗刊》《农民日报》《中国农机安全报》《人民邮电报》《陕西日报》《陕西农村报》《延河》《山花》《人民网》《新陕网》《丝路金融文学网》等数十家中央、省、市级报刊杂志及网络媒体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纪实文学、随笔、评论等千余篇并多次获奖,因被转载大量文字见于全国著名和各大网站。
点击前面“鄜州月”可看到作者全部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