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仰坚强
——红尘百悟之系列
因为自己太过平庸,所以,我一向敬仰那些德高望重者,博学多才者,貌美心善者,既富又仁者,但我最敬仰的仿佛还是处逆境而坚强者。
我敬仰司马迁。因受李凌案的牵连, 司马迁被下狱。后来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全家,并把司马迁处以腐刑。腐刑是个奇耻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亲友。司马迁本想一死了之,但想到父亲和自己自己多年的夙愿尚未完成,搜集的资料,尚待整理,便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念。"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他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发愤著书,终于写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不知道别人如何,反正我读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未尝不感慨万端。
我敬仰张海迪。 张海迪 5 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生活不能自理。医生会诊认为,像这种高位截瘫病人,很难活过27岁。 但这个时刻受到死亡威胁的坚强的姑娘,从童年时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课程,并且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大量书籍,还自学十几种医学专著,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张海迪先后荣获“三八红旗手”、“全国自强模范”、“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等称号。2001年,又被授予“环球20位最具影响世纪女性”称号,得到了“八十年代新雷锋”“当代保尔”的赞誉。
我还敬仰史铁生。史铁生 23岁就下肢瘫痪,一直生活在轮椅上。后来又患了尿毒症,靠每周透析维持生命。他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但他与疾病顽强抗争,硬是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其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人,获2002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并被收入苏教版高一语文教科书。不仅如此,史铁生生前立下了捐献器官的遗嘱,他逝世后,捐献的器官复活在另一个生命体中。
我不仅敬仰同类中值得敬仰的人,对自然界中的坚强的生物,我一样敬仰。还记得少年时代读过的高尔基的《海燕》: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那一句: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振奋了多少人,鼓舞了多少人。———那只海燕就曾让我肃然起敬。
我又想起2018年秋,在珠海景山公园见到的画面。在一座矮山前,我看到一株植物,从岩石下的缝隙中钻出,贴着岩石顽强地生长,直至迎来阳光,生机勃勃。我当时心头一震,一首诗随即吟出——
只要给我机会
我就不言放弃
只要给我阳光
我就寻找生机
压迫算得了什么
我有钢铁般的坚毅
困境算得了什么
我的理想坚定不移
坚强 坚强
坚强创造奇迹
努力 努力
努力可歌可泣
——只有不屈才是最好的自己
我将岩石下的植物用手机拍照后,配上这首诗,以《不屈》为题发至朋友圈。一个深交的同学看到后留言:彬哥,你这哪里是在配诗?分明是在吐露心声啊!看到同学的留言,我的心不禁颤了一下。之前,我因下乡扶贫担任第一书记 ,日夜操劳,感冒发烧也没有请假休息,踏着积雪还在搞危房清零,结果突发脑梗,右手臂无力,住院一周。我到珠海时才病后半年,右臂及右半身还带着感觉不适的症状。正因为是在养病期间,女儿才打电话要我到珠海散心,我才到珠海来的。当初生病时,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脑梗,一点也不害怕,了解脑梗后,心里确实有点恐惧。但我知道,无论发生什么,都得面对。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坚强,一定要乐观,一定要勇敢地和病魔抗争。因此,住院期间,一直很放松,出院后坚持骑车锻炼,坚持练字,当然也坚持服药,情况逐渐向好。跟朋友在一块时,依然笑逐颜开,不像个得过脑梗的人——以至于有人怀疑我是怕下乡装病。但是,很多情况真的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以,看到同学的留言时,我的眼角湿润了。
没有一个人的道路是一帆风顺的,没有一个人一辈子是无病无灾。 好在,我敬仰坚强,更学会了坚强,同时也在践行着坚强。人生苦短,意外重重,诚如苏轼所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此事古难全”。遇到苦难 ,处在逆境,悲哀也是过,坚强也是过,何不坚强、快乐、从容地度过每一天?
面对困厄,你不坚强可能只是别人的怜悯,你若坚强,或许就是别人的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