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 缘 》
文/孔凡讯
一九七七年三月,新兵训练生活刚刚结束、紧接着我与十多名新战士被分到海军驻广东湛江某高炮独立营三连,三连是在南三岛唯一的驻军单位。初到连队眼前看到的一切对自己都是那么新鲜的,当我初分到指挥排侦察班后,很快排里的一名老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名字叫徐恒洲。一九七六年三月入伍,当你一看到他的身高 ,就会知道这是一位标准的山东大汉。他善于言谈,还有一个最大的爱好,就是长期坚持新闻报道,积极向报社投稿。两年来他向《人民海军报》投了数篇稿件均石沉大海,而他从不气绥。连队成立了板报宣传组,他做为骨干力量利用业余时间每月按要求负责出板报一期,而出每期板报时他都会主动向我约稿。不久,我在他的影响及鼓励下也开始结缘于新闻报道工作。
因为在读书时自己语文基础不牢,后来又未经大专院校深造,只是在广西行管学院学习了三年行管专业,而选择新闻写作只是自己的业余爱好。为了培养这种爱好,初开始几年我投入了一定的精力向《解放军报》、《人民海军报》和《战士报》投了一部分新闻稿件均未被采用,其主要原因是自己从未参加过新闻报道培训班、还没有真正掌握新闻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一九八二年夏季,我在西沙琛航岛遇到了《人民海军报》通讯员齐树良来我连队采访及体验生活,当他了解到我有新闻写作的爱好时,即刻向我面授了有关写作方法、并还赠送了《新闻写作概论》等书刊,在他的热心推荐下,一九八三年我在永兴岛又结识了随海政慰问团上岛采访的《人民海军报》报社杜红旗编辑,经过他一番耐心的指导及勉励后、从而激发了自己坚持业余写作的热情。通过不懈的努力,由我采写的稿件如“豆腐博士”、“西沙又添新绿”、“永兴岛为战士办起了文化补习班”、以及新疆军区文工团到西沙慰问演出等,稿件先后被《人民海军报》和《海南日报》刊用。
在后来多年的工作中,我无论是在部队工作或者是转业到民航系统工作、坚持业余新闻写作的爱好始终没有放弃。特别是在从事十多年的政工和党务工作方面,自己在平时修练写作的基本功此时派上了用场。工作中,我在单位任主官时,一切工作计划、总结及先进经验交流材料都要由自己亲自执笔起草。当上级下达年度新闻报道指标任务时,自己都会主动的带头完成任务。转业二十多年来,据初步统计,经自己采写的数十篇稿件已被《北海日报》、《北海晚报》、《沿海时报》、《中国民航报》、《中南民航报》及《广西空港报》刊用,有的文章还被《八桂空港夜话》及《中国改革风云录》一书录用。如今感悟到自己一生与新闻写作结缘,从中不但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还能不断的充实知识、开阔视野,丰富生活、在工作上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作者系海军南海舰队西沙某部驻岛转业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