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英雄故里,弘传新时代王杰精神 4
------山东金乡县文化振兴系列精品连载
文/三木秉凤

王杰的故乡在金乡县鱼山街道王杰村,这里隶属于山东省济宁市,历史上属于鲁国传统文化熏陶之地。金乡县地处鲁西南平原腹地,南与江苏省丰县交错接壤,这里冷热明显,四季分明。金乡县文化历史非常悠久,四千五百年前的夏朝,这里称之缗国,系舜子季禧的封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全国设立三十六郡,缗邑改名为东缗县,隶属于砀郡管辖。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推行郡国制度,设州、郡、县三级政权,金乡县仍称东缗县,属于兖州山阳郡管辖。汉武帝天汉四年,封子刘髆为昌邑王,十一年薨,葬于高平山。初在山北凿墓得白兔,以为不吉,更葬山南,凿而得金,故改名为金乡山。东汉建武元年即公元25年,改爰戚县为金乡县。南北朝北魏时期,昌邑、东缗、金乡三县统一,有史以来,尚属首次。

俗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一方文化也同样教育一方人。金乡县是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这里民风淳朴,诚信热忱,助人为乐,是全国有名的诚信之乡。东汉时期金乡人范式与河南汝南县人张邵的鸡黍之约的故事就发生在金乡县鸡黍镇。王杰就是在这方水土与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一名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这里的老人们还记得,1955年12月初冬的一天,由于当地连日降雨,华堌村的街道上结了厚厚的冰层。那天放学途中,王杰突然发现村东头一家房顶浓烟滚滚,他快速跑到这家院落,一边跑一边喊“快来救火啊”,扔下书包拿起脸盆,一趟趟从水坑中取水灭火,摔倒多次,王杰也不顾忌,火舌喷出,王杰也不畏惧,在街坊邻居的帮助下,大火扑灭了,但黑烟将王杰熏得灰头灰脸,有位邻居笑着对王杰说:“你不用化妆,就可以当包公了”。

孔子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童年成长中王杰就这样用一个个小事善举感动着周围。1961年8月,王杰应征入伍,1962年2月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部队的大熔炉里,他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提高政治觉悟。他以雷锋为榜样,处处以身作则。在长途行军中,王杰主动帮助新战友抗枪背包;在抗洪救灾中,哪里有危险他就冲向哪里;在国防施工中,哪里有重活,他就奔向哪里;入伍以后,连续三年被评为五好战士,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奖,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1964年1月,王杰被提任副班长,后任班长。在军事业务学习中,他分秒必争,刻苦钻研,成为一级技术能手。他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到第一位,任爆破手期间,不浪费一寸导火索,决心“把艰苦奋斗的作风接下去,传下去。”

今天,一个英雄早已离我们远去,但英雄的事迹与英雄精神却与祖国并行,与人民共存。弘传英雄事迹,学习新时代的王杰精神,就是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学习新时代的王杰精神,就是要践行王杰舍身取义的人民情怀,心系群众,执政为民,造福人民。王杰同志说:“什么是理想,革命到底就是理想;什么是前途,革命事业就是前途;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就是幸福;什么是痛苦,失去人民的信任和为人民工作的机会就是痛苦”。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民声就是最大的智库,民力就是最大的依靠!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于2017年 2月以微信文化群的形式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文化队伍,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