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英雄故里,弘传新时代王杰精神 3
------山东金乡县文化振兴系列精品连载
文/三木秉凤

王杰,作为英雄他也许属于一个时代,但王杰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宝贵内涵却永远闪烁在中华文明历史的长河之中。王杰作为一个英雄也许影响了一个时代,但王杰精神却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前仆后继,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立功建业开创未来。文化的力量源于哪里?教育的力量源于何方?王杰既没有高深莫测的文化储备,也没有平步青云的教育深造,但王杰通过平时阅读毛选等文化学习,依然将为国家、为人民服务与奉献的思想潜移默化到他的灵魂思想之中。王杰在日记中写到,“如果有人问我做真金呢还是纯钢,虽然金子很名贵,但我还是要做一块钢。你看他在那高炉的烈火中沸腾,烧掉自己身上的一切杂质,然后变成品种多样的钢材,运到农村,送到工厂……什么是我们青年的个性?钢!捍卫、建设祖国的纯钢”。据相关报导介绍,今天的“王杰班”早已成为培养部队优秀人才的摇蓝,前后共有四百余名骨干走入“王杰班”中进行联学联育,在这里进行革命精神与王杰精神的双重锤炼与政治考验,他们进来是块铁,但离开时都已变成优质钢材,走向四面八方人民军队最需要的地方。

我们人生中最畏惧的东西就是苦难与死亡,苦海无涯消磨掉多少仁人志士的奋斗意志,在死亡面前又有多少英雄豪杰望而却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二不怕”精神,就是王杰勇于担当、善于担当、敢于担当的生动写照,在生死悠关之时能挺身而出,在危急存亡之刻能舍己救人,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王杰,作为一名国家培养教育出的军队基层干部,用宝贵的生命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和党性初心。今天,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学习新时代王杰精神,就是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体要求,学习新时代的王杰精神,就是锤炼出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学习新时代的王杰精神,就是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标准。

王杰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大爱与大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一个英雄的灵魂。新中国刚刚建立之初,为了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克服家庭力量薄弱的问题,王杰所在的金乡县华堌村自发地成立了互助组。当时,虽然农民分到田地,翻身做了主人,但新中国一穷二白,农村经济依然贫困。华堌村互助组刚刚成立时,村里经常开展忆苦思甜活动,王杰的堂哥王尊章谈起旧社会全家遭遇国民党反动派的伤害时,年幼的王杰悲痛地问:“俺嫂子咋死的?”王尊章说:1947年国民党还乡团反攻倒算时打过来,男人们都跑了,女的跑不了,让国民党给糟蹋死了,我的手也是逃跑时让炸子给崩断的。炸子把石头崩了,砸断了手,脸也伤了。王杰又问,“还有谁?”王尊章说:“还有你爷爷,他在高梁地里看庄稼;那些兵搜不到粮食,拿枪把你爷爷的腰打伤了,你伯父家的房子也是那一回烧的。”王杰听完以后,手握拳头,眼含泪水,低下头好久没有吱声。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正是这些忆苦思甜的教育活动,让小小年纪的王杰对旧社会国民党反动派欺凌人民群众而产生了深仇大恨,同时又对人民群众产生了无限的热爱。王杰精神的形成,是千锤百炼成钢,绝不是舍生取义、舍己救人的瞬间而发的激情壮举;王杰精神的形成,是王杰自小至大成长过程中的无数次灵魂历练,在平凡的生活中努力付出的结果。王杰精神的形成,也是在新中国这块土壤中党和军队精心培育的结果。虽言时代造就英雄,但英雄同时也感动一个时代,一个时代英雄伟大壮举的闪光一刻正是蕴藏在他一生默默无闻的点滴奉献与平凡之路中。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于2017年 2月以微信文化群的形式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文化队伍,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