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竹园的前生今世
陶玉山

从位于泺源大街的南门进入趵突泉公园,沿着整洁的甬道西行,绕过高峨的白雪楼,迎面就会看到一处面东的简朴而雅致的院门,这就是有“园中园”之称的“万竿修竹,浮云蔽日”的万竹园。
步入万竹园,印象深刻的就是建筑朴实雅致,古色古香。厅、堂、馆、榭等潜意赋形,庭院一层深一层,如同环环相扣,建筑房屋数量虽多,却不但毫无拥挤之感,还让人觉得轻快玲珑。庭院的主要建筑都规则地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置身于此,暗叹不已,折服于这种妙不可言的匠心独运、巧夺天工之中。
据史料记载,万竹园始建于金、元代。因园内有大片竹林而得名。元代时,园内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名为“胜概楼”的建筑,赵孟頫曾用“济南胜概天下小”来夸赞。后来由于多年失修,无人管理而破落荒废。明代穆宗隆庆五年(1571年),当时原籍济南的著名显宦、大学者殷士儋归隐济南,将万竹园买下,重新整修布局,改名为“通乐园”,包含“与民同乐”之意。此后好长时间,成为济南城内著名的园林名胜景点。殷士儋病故后,他的家人后代由于种种原因,无力经营,致使这处园林院落再次荒芜败落,几乎成为废墟。后清代济南诗人王苹将其买下,再次大兴土木改建。因园内的望水泉名列七十二泉之第二十四位,王苹遂把在泉畔新建造的书斋起名为“二十四泉草堂”,自号“二十四泉居士”。一时间,历史悠久、名闻遐迩的万竹园成为名人骚客聚会的好去处。
我们如今所看到的万竹园是在过去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创造这一辉煌的是民国初年间的山东督军兼省长、北洋军阀张怀芝。当时,张怀芝集江南江北能工巧匠历经十年在旧址上营造公馆,分为东院、西院、南院三个大院落,呈品字形排列,其间自然地穿插安排了多进小院落;各个院落之间彼此相通,层层推进,连为一体,总共有十三个大大小小的庭院。园内空间一环扣一环,庭院深深,人称张家花园。
1948年济南解放后,万竹园先后成为一些部门办公所在地或仓库等;有些房屋甚至变为宿舍。1984年经过全面整修后对外开放。此时的万竹园泉涌水绕,景中有景,幽静空阔,独具雅趣。园内植物以竹子为主要基调,既有成片竹林,又有疏竹簇簇,置身其中,心旷神怡。园中随处可见的、有万竹园“三绝”之称的石雕、木雕、砖雕细腻逼真、精美雅致,给园内增添了一种高雅,一种陶醉氛围。而国画大师李苦禅纪念馆的建立,收藏展出的大师的画作,更使得万竹园的艺术文化气息饱满浓郁,影响深远……
如果有空去趵突泉公园游玩,欣赏完名扬天下的三股水和趵突泉景区的其它名胜后,顺便到万竹园看看吧。相信你会感到真得是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