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岁月——他乡是故乡(长诗) 二十.我的第二位师傅
文/石沉

我的第二位师傅姓高
个子长得并不高
那台机器叫作"老黄牛"
他是驾驭"老黄牛"的高手
那个时代
"老黄牛"是很好的名字
我被调到钢丝车间
做他的徒弟,伴着"老黄牛"

钢丝拉拔就是将粗的钢条
拉拔成细的钢丝
就像春天的柳条
在风风火火的季节里不停地拔节
"老黄牛"一天到晚不停地哼哼
师傅不停地跑前跑后
钢丝一点点拉细拉长
我们的日子在车间里一直与钢丝拉拉扯扯

上班前的第一件事
师傅要去数上一班的数量
第二件事
他叮嘱我一定要超过上一班的数量
后来我才真正了解
这就是"老黄牛"精神
不为什么(那时没有奖金之类的报酬)
就是为了提高产量,暗自互相"别苗头"

"打野鸡"是唯一的办法(多开一台车台)
正应了"牛不吃野草不肥"的说法(多开车台提高产量)
我们"牵着""老黄牛"从这头跑到那头
日子像钢丝一样丝丝缕缕的忙得没有头绪
师傅累了的时候
蹲在车间门口抽会水烟斗
师傅话不多,与"老黄牛"相得益彰
可人们暗地里叫他:高猴(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