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碗臊子面
文/ 刘宏
接上中午放学的孙子,一见面他就说:“奶奶,我想吃臊子面”。
我知道孙子爱吃兰州风味的臊子面,听说马路对面新开了一家专门卖臊子面的,就把他带进了位于雁滩外国语学校站牌旁边的“金兰美为家瑶臊子面”餐馆。
“老板,一大碗臊子面。”
“好嘞”,小伙子用微笑迎接我和孙子,回头又用地道的兰州话冲着大师傅喊:“大碗臊子面一个”。
他熟练地收款,打票,找零。“阿姨,收您十元,找一元”。说完,双手递给我。小伙子中等身材,白净的脸庞,双眼皮,眸子里透出了聪颖,待人谦恭温良。
我接过小票刚要转身,他又说:“阿姨,这个也给您”。我一看,是一本书。哼!现在这个世道,吃一碗面还要搭售一本书,真是的!我忿忿不平,面露愠色,展开小票想看看这本书多少钱,然后跟他理论。
小伙子看透了我的心思:“阿姨,免费赠送”。听了这话,我的脸上立马阴转晴,这才接过他手里的书,仔细一看,除了封面上的“弟子规 孝经 三字经”几个字特别醒目外,既没有编者,也没有价格,封底上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几句话,使我这个从事了一辈子教育教学工作的教育人倍感亲切。翻开崭新的书,一股墨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弟子规?”孙子一把夺了过去。我歉意地向小伙子点了点头,他立马双手合十,向我微笑,并示意我找座位坐下。这时,我才发现前来用餐的食客,人人面前放着一本这样的书,有的人一边等餐一边在翻看。
孙子翻开书,指着字,装模作样地小声念起来:“弟子规,圣人训……”虽然刚入学,大字不识几个,但总叙部分他早已背过了。邻桌等餐的女士和男子停止了谈生意,赞许的目光投向我那摇头晃脑的孙子。我冲他们微微一笑,环顾四周,才发现这家餐馆的装修与众不同。
虽然店面不算太大,装饰风格却独具匠心。左面墙壁上悬挂着几祯精巧的画框,内容典雅别致。右面则如同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错落有致地张贴着用钢笔书写规范的名言警句,箴言小诗等。我所坐的地方临街,透过落地玻璃门可以看见外面的一切。一圈红色的联椅围绕着两张餐桌,一道玻璃隔档把这里与大厅隔开,少了几许喧闹。隔档和门之间的墙壁上镶嵌着一个书柜,书啦、杂志啦整整齐齐地陈列在架板上。绿萝藤伸长了脖子,向外张望。一盆仙客来的绿叶中间,冒出了两三朵粉红色的花,羞答答地看着人们,这一方小天地温馨静雅,与大厅四周的装饰相映成趣。
我一边品味兰州臊子面与庆阳臊子面、岐山臊子面的异同,一边感受着餐馆里浓郁的书香气息,被餐馆主人的良苦用心所感动。
“这得花多少……”借故取餐巾纸,我问小伙子。没等我说完,他依然笑容可掬地解释道:“阿姨,我们是代劳,这是兰州的一家慈善机构做的。他们有人编辑,有人出钱,有人印刷”。敬佩、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我竖起大拇指。老板过来了:“积善行徳,举手之劳,不足挂齿”,他一边穿围裙一边说。
令人回味悠长的臊子面吃完了。离开餐馆时,孙子咂吧着嘴,说:“奶奶,这家的臊子面真好吃,以后我还要吃”。“好!好!只要你爱吃”,我满口答应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