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怕生错命(63)
文/梁测
姚慧老师和爸爸、妈妈沿着“通运河”路,一路看着道路施工的场景,感受着乡村田园新的发展变化,呼吸着初夏清晨凉爽、新鲜的空气,说说笑笑不觉到了县城车站。临上车时,姚慧妈突然对女儿说:“我和你爸盼着有个外孙孙哩!”姚慧羞赧地对妈妈说:“不知什么原因,我和田守义结婚几年了,就是怀不上。”她母亲惊讶的关心地问:“你们去看医生了吗?什么原因呢?”姚慧羞怯的低着头轻声地回答母亲说:“看了,我和他都没有问题。”汽车已经发动,姚慧爸爸坐上了车,他催促老伴快点儿上车。有什么话没说完等闺女有时间回城里家看看再好好地叙。姚慧妈看见汽车已经启动,就赶忙上了车。老俩口把手伸出车窗外和闺女招手告别,姚慧此时热泪盈眶,她看着缓缓离开站台的汽车,望着和她依依不舍的父母,心头如刀绞般难受,她看着远去的爸、妈哽咽着声嘶力竭地喊道:“爸爸、妈妈,您们要多保重啊!———”
田守义在农贸市场买完了菜,心里想着他们家姚慧要盼他来了,就兴高采烈地朝“田不洼”小学赶来。他左手提着肉,右手提着鱼,疾步如飞地走着,嘴里还哼着《红灯记》中李玉和的唱腔:“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当他到了“通运河桥”河码头,就见梁忠实队长拦下了正朝县城开的机帆船,要上船。田守义赶忙喊住梁队长和他打招呼:“梁队长,一早到县城有事啊!记住回来到我家吃午饭啊!”梁忠实掉头看见了田守义在叫他,喜出望外地招呼他上船。田守义愣了一下想问干嘛去,就听见梁忠实说:“听学校看更的老人讲,姚慧老师的爸、妈天蒙蒙亮就走了,你和我一道上车站,看能不能留住老人在我们这儿多住几日?!”田守义听了梁队长这一说,提肉的手一抖,肉掉到了河边。他失魂落魄似地问梁队长:“哪姚慧呢?”梁忠实一脚叉到河边为他捞上了落在河边的肉对他说:“姚慧老师送她爸、妈到车站去了。”田守义听完梁队长的话,慌忙上船和梁队长一道去县城车站了。机帆船在行人急切心情中,“突、突”地加大了码力,一阵清烟从机头那粗粗的烟囱中冒出来向河面弥漫,与河面清晨的水雾交织成绚丽的涟漪。
梁忠实坐在船头习惯地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烟盒,随手抽出了一颗烟递给站在船头急切地张望着前方路程的田守义。田守义此时正自言自语地责怪自已,怎么不早一点到学校来,他的爱妻姚慧一定是等她急了,才走的。他不明白俩位老人千里迢迢地来一趟,干嘛要走怎么急促?!梁队长递烟给他,他全然不知,目不转睛地看着前方,他现在的心情,一步能跨到姚慧和她爸、妈身边。他要向他们道歉,昨晚他不该回家,今早他不该在家睡懒觉。
“妈妈,你看,修路了。哇!好漂亮啊,是石子路唉!”船上有位几岁的小姑娘像发现新大陆似地指着“通运河”路上的施工机器和一段段造好了石子路面,惊奇兴奋地告诉她坐在一旁的妈妈。她还很年轻的妈妈,站在船仓里舒展了下腰枝,眼睛里流露出欣喜的目光,高兴地说:“我们下一次再上县城要做汽车了。”田守义的目光被这一对幸福的说笑着的母子吸引到“通运河”路上,他感慨地对梁队长说:“队长,以后农村也会像城市一样通汽车了。咱们农民的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了!”梁忠实看着沿路道路施工的场面,情不自禁地哼起了《智取威虎山》上杨子荣打虎上山的一段:“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抒豪情寄壮志,南对群山;愿红旗五州四海齐招展———”他高亢嘹亮的歌喉博得了船仓内外的大人小孩一阵阵掌声。很快,机帆船隆隆地在县城车站码头靠岸。
姚慧老师送走了爸、妈,向车站站台外跑了几步,像似追赶车上的爸、妈似地,然后望着汽车远去了抛在后面的阵阵隆烟,站在那儿掩面痛哭了一场。恰巧,在县城化肥厂上班的梁忠宝要到车站坐车出差去,看见她站在那儿抹眼泪,就翻起了豹子眼问她:“你不是我们‘田不洼’的姚慧老师吗?你怎么站在这儿,是谁欺侮你了。赶紧告诉我,我给你去找那个王八羔子算帐。”姚慧被梁忠宝一吼,先是一惊抬头一看是梁忠实队长的大哥,破涕为笑地说:“梁大哥,不是有人欺负我。是我爸妈来了一天没停留就急着走了,我想起来心里难受!”梁忠实“哦”的一声关心地说:“你还没吃早饭吧?跟我吃早饭去。”姚慧老师在街头遇到了老乡心头无比激动,她坦诚地说:“我现在哪儿吃得下啊?我爸、妈也没吃早饭就走了。我要买给他们吃,他们说昨晚上学校老师盛情的招待他们,酒喝高了早上吃不下。”
梁忠宝热情地说:“我正要出差去,要不带你到县城走走,现在的县城一天一个样。”姚慧老师想起来时看到的“通运河”道路施工场面,就兴奋地告诉梁忠宝说:“梁大哥下次回家可以做汽车了,我们那儿到县城的路开始施工了,估计年底就要通汽车了。”梁忠宝一听说,‘哈哈’大笑道:“早就盼着这一天了,还是汽车快啊,不像那机帆船像老年拉车似地‘突突突,’地急人。”他们正说着话,梁忠实和田守义赶到了车站,在站台向四周一看,就远远地看见大哥梁忠宝和姚慧老师在一道说话。
梁忠实和田守义急切地来到他们身边,齐声问姚慧:“姚伯父,姚伯母呢?”姚慧看到梁队长和田守义找到了她这儿,心情无比激动,她朝他们微笑着平静地说:“爸、妈走了,二老要赶回去工作,说等几年退休了,就来这儿过过。”田守义看着爱妻微笑的脸上还有没擦得掉的泪痕,心疼地走到爱妻面前对她说:“都是我不好,我不该昨天晚上不去看二老,今天早上睡懒觉。等明年,我们多收到粮食卖到钱去省城把二老接回来过过。”姚慧老师听着丈夫知疼知热的话,欣慰地说:“日子长着哩,等我们农村富裕了,我就把爸、妈接到我们这儿安度晚年!”
梁忠宝、梁忠实弟兄俩个“哈、哈”地笑着说:“我们农村将来一定会富裕的,城上人会羡慕我们农村人的。”梁忠实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对田守义和姚慧老师说:“你们俩人先坐船回家去,我要到农机站去一下。听说农机站刚到了一批拖拉机,我们队里想买一台。”梁忠宝一听兄弟说,生产队要买拖拉机,兴奋地说:“这可真是大好事啊!拖拉机好,可以代替老牛拉田,还可以拖粮食运东西,人要省多少劲呢!”他说完和姚慧老师、田守义、梁忠实握手,等他这次出差回家,回去看看拖拉机拉田。然后就上了站台,爬上了汽车,手伸出车窗外和大家告别。
姚慧老师对梁队长说:“我们学校要放暑假了,上午没我的课程,我和田守义也跟你到农机站去,看看拖拉机。顺便再到县城走走,好长时间没到过城市了。”田守义拍手叫好,他们今天要逛县城,感受一下日新月异的县城好风景。再看看他们队里要买一头什么样的“铁牛”回家!———
作者简介:
梁邦华,又名梁测,曾用笔名丁河人,梁宸华,网名:枫林晚,爱生活,金玉良言等。1964年春生,江苏宝应黄塍人。自幼酷爱文学,虽经坎坷,但追求文学的理想绝不放弃。 2008年起开始在网上写作,以微型小说见长,出版发行了《梁邦华微型小说作品专辑》,有作品收录进《宝应微型小说25家》,多篇文学作品入编《中国当代作家作品精选》。长篇小说《不怕生错命》由中国团结出版社出版。有诗作散见于《诗中国杂志》,《故乡就是那红高粱》入选《中国当代诗歌大辞典》,《宝应乱针绣》上榜《当代华语诗歌精华》。
现为《当代先锋文学社》《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小说主编,起点中文网《悠悠岁月情》签约作家,中国作家网认证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扬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宝应县作家协会会员,宝应县微型小说学会副主席。
审稿: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小说主编梁测
投稿邮箱:758774822@qq.com
联系微信:a13618258998
《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编委成员:
顾问:刘杰(与海子同时代的先锋诗人,著名诗人和策划家)、周瑟瑟(著名诗人与作家、卡丘杂志社长)、马俊华(暮雪诗刊执行主编)、廖望月(诗天子诗刊创始人)、倪进宝(龙盟诗社创始人)、罗晖(年度中国诗歌选主编,著名诗人)、晓渡(安徽诗歌主编)、荒村(大平原诗刊主编,中国民间诗歌读本主编)
总策划:彭永征
总编:走出象征
小说主编:梁测
散文主编:禾之晓
诗歌朗诵主编:柳音
特邀编委:
法律顾问:刘明
继续招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