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狮方醒 16
------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
文/三木秉凤

二十世纪有几个伟大人物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正面或负面的重大影响,如希特勒、墨索里尼、裕仁天皇就是负面人物,而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则属于正面的积极的伟大人物。从1927年秋收起义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一代伟人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运动陷入低潮,“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随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爆发。

《三国演义》中有三次重大战争决定了汉末三国鼎立的政治局面,一是统一北方的官渡之战,二是南北对峙的赤壁之战,三分天下的夷陵之战。这三次战争有个共性,就是先行发动战争者必败,结果都是后发治人。在井岗山建立革命根据地之前毛泽东参与的几次重大军事行动,凡是中央要求毛泽东带兵主动进攻的几次战争都失败了,如攻打长沙,攻打南昌,挻进闽南等;而凡是蒋介石主动进攻的战争,我军却是胜利的,如井冈山根据地前四次反围剿斗争。为什么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了呢?这不是因为白军太实力强大,而是红军内部开始了非常激烈权利斗争,中央派迫害井冈山地方派,内部斗争使地方派代表被逐出领导核心,中央派代表对地方红军的领导能力大大削弱,再加上战略战术不当,红军战斗力大打折扣。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所带来的后果就是战略大转移。万里长征对工农红军来讲是个必然的战略选择,如何让战略转移不变为红军溃退,如何保留这十几万的革命火种,向何处转移?中央派和地方派其实分歧很大。但军事主导权掌握在中央派手中,没有战略规划的庞大的队伍转移,在围追堵截中部队很快从战略转移变成了战略溃退,一次湘江之战,红军损兵三分之一,红军到达遵义时,部队还剩不足一半兵马,整个红军迷漫着一种茫然消极的气氛。

长征,对井岗山苏维埃红色政权来讲,其实就是一次失败后的战略转移,是一次无可奈何的战略选择,但对于毛泽东以及未来中国命运而言,却是一次新生。我们知道,毛泽东的卫队称之“八三四一”部队,这个部队为什么叫“八三四一”从来都是个迷团,只有到1976年毛泽东溘然长逝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从一九三五年遵义会议毛泽东主政党和军队权力到一九七六年正好四十一年,而毛泽东的寿限却八十三岁!但“八三四一”对于毛泽东本人来说,也许永远是个迷。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于2017年 2月以微信文化群的形式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文化队伍,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