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互鉴 99
文/三木秉凤
人类文明应当走向哪里?其实冥冥之中早已天定!人类文明历史运动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大浪淘沙的过程,一切违背道义的文明,一切与自然规律对立的文明,一切物权高于人权的文明,终将在人类历史的滚滚长河中被淘汰出局。人类文明只有符合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要求,才能天长地久,永不中断!文化是文明的灵魂与血脉,指引人类文明的文化思想必须符合道义才能使人类文明体现出正确积极的价值导向。那么什么是文化?文化的意义又体现在哪里?中国古人对文化的解释是“文以载道,大化天下”,文化的力量来源于文化中所包含的道性思想,引导人类文明依道而行,所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如果文化中包含着拜金主义思想、享乐主义思想、征服自然的思想、唯利是图及天下归私思想,这些文化就属违背道义与自然规律的三俗文化或反动文化,这些文化所引导的人类文明早晚会退出历史舞台!由此可见,真正与道同行的文化其生命力顽强且恒久!譬如中国的太极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基督文化,伊斯兰文化,这些文化中包含着宇宙人生的基本原理与规律,故而与人类灵魂产生共振,故而成为人类文明的核心价值思想。
对一种文化进行恰当定位应依据三个标准,一是思想性,二是社会性,三是欣赏性。思想性表现出一种文化的深度,一部思想深厚且符合道义的文化作品,总能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所在。社会性表现为一种宽度,一个文化作品能否受到各个国家、各个阶层、各个民族、各个种族的欢迎,这需要文化作品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能得到人类社会的普遍认同,这需要文化作品必须有宽广的胸襟,没有阶级、阶层、阶段的人文情感限制,承传久远仍令大众喜闻乐见。欣赏性也是文化作品的外貌,通俗讲就是耐看!欣赏性也是文化思想性与社会广泛性的外部表现手法,它所体验的是一种外观美感或曰观赏价值,正如一位才人,我们首先要观察他的外表,然后方能通过交流从而接触它的思想灵魂一样。文化的思想性体现一种深度,文化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影响范围,而文化的欣赏性决定了它的艺术品质。

文化是什么?是超凡脱俗的从生活升化了的精神食粮。而今很多文化人,受西方利益文化思想的影响,提出了“文化产业化”的概念,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牵线,经济交流等,将人类文化这种高级精神性事物向低级的物质产业化转移,也就是精神产品的物质产业化,这简直是文化犯罪,引导人类文明走入了物质文明泥潭!人类文明七千年来,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是通过其承载的思想去升华大众的灵魂,从而为人类的“精神和谐、文化繁荣”服务。资本主义文化带给世界的是文化商品化,文化物质化,文化粗俗化,文化产业化,其结果是人们只关注文化的欣赏性和社会性,而放弃了文化的思想性,从而让文化变得短视而肤浅。几年前中央反对三俗文化在中国大地泛滥,但这些粗俗、媚俗、低俗的三俗文化却很难退出历史舞台,为什么?国家需要为大众提供思想厚重、健康向上的文化作品。当然,每个国家的文化安全是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都关注的一个战略问题。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一直处在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从国际层面上看,文化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正在加剧,谁能为人类文明注入普世文化价值观,谁将控制未来世界!

二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军事实力作为后盾,在全世界推销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试图用文化软实力控制世界。但资本主义文明是建立在物质文明之上的人类文明,其利益至上的物权主义思想将“以人为本”道义理念排除在外,这决定了资本主义文明必将在人类文明历史中昙花一现。人类社会是以人为核心而结成的社会组织,人类社会的道义就体现在广大民意之中!中华文明中的核心思想是太极文化,它反映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循环有序的运动变化法则,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共推《易经》为百经之首,太极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文化!是中华民族七千年来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的积淀和凝聚,正是文化认同与文明互鉴,才成为维系五十六个民族生生息息的精神纽带。

几千年来,太极文化的辐射区不断四面扩张,从中原走向四夷,从黄河流域走向长江流域。自汉唐以来,太极文化区又融入了佛教文化,基督文化,伊斯兰文化,蒙古文化,满族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以及各少数民族文化,今天的中国文化早已是“百花齐放”中的集大成文化。但这个文化的核心依然是太极文化!中华文明区中的其它文化如中医文化、诸子百家文化、建筑文化、人伦文化等大都从太极文化中繁衍而来,文化是文明的灵魂!太极文化的包容性与规律性也决定了中华文明的道义无量与胸襟无限。一种道义的文化,首先是个善良的文化,因为道义文化中没有阶级性,没有阶级仇恨和阶层敌意,真正的文化中没有欲望、没有自私,只有和谐共荣,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一种道义文化,永远以人为中心,以社会为中心,它追求精神境界的深邃高远,它是富有人性的,它是圆融无碍的,它体现出人性的尊严与生命价值,它体现出人类的公平与正义,它体现出社会的扶贫济弱与本性善良。这是人类道义文化的真谛与魅力所在。

中华文明为什么七千年从未中断!其中最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明的灵魂是太极阴阳文化!中华文化中所独有的阴阳性、包容性和道义性决定了中华文明恒久活力与同化能力!这也是其它人类文明所不具备的。两千年来,自中亚传入中国的伊斯兰文化,自印度传入的佛教文化,由西方传教士引入的基督文化,以及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都已在中华文明区扎根发芽,并与太极文化相得益彰,百花竞放各领风骚。中华文明在历经百年沧桑之后,又肩负起了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重任。在缤纷灿烂的人类文明中,敢问路在何方?谁敢横刀立马,带领人类文明走出隔阂与冲突,唯中华文明具备胸怀天下的意志与能力!中华文明正吸纳世界各类文明然后形成普世文明,冥冥之中一个具备包容性、道义性、同化性的新型文明正在中国形成,我不知道这个文明的名字,但我知道这个文明的性质和形象,这就是道法自然,海纳百川。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于2017年 2月以微信文化群的形式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文化队伍,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