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行
文/孙 鹤
沐浴着晨曦,拥抱着朝霞,在柳叶吐绿的季节,怀着无比向往的心情,我从儒文化圣地——曲阜登上了南行的高铁,一路前行。才听到《铁道游击队》那充满革命激情的悠扬旋律,眨眼间又在“淮海战役”的隆隆炮声中折转向西;才看着焦裕禄栽种的梧桐树在春风里伸展着腰肢,读着“华山论剑”直插云霄的气魄,就又去领略“秦朝汉武”的雄姿。再调整方向,穿隧道走“泥丸”向北疾驰,那是井冈山的方向。就这样,我们在“U”型公路上坐了十几个小时车,夕阳西下时才踏上了民族圣地、革命圣地——延安。
夜幕降临,我们三五组团,穿过延安市区,来到“三山”(清凉山、宝塔山、凤凰山)与两河(延河、南河)交界处那个世界关注的“中枢”——党中央延安驻扎十三年的地方,欣赏全球最大的声光电一体灯光秀,去翻阅万里长征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在教学点聆听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解《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那是艰苦创业惊心动魄的十三年,是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命运起决定性作用的十三年。在王家坪,站在一代伟人毛泽东与儿子毛岸英合影的地方含泪领会着《毛泽东与毛岸英感天动地父子情》,“越是了不起的人越在意亲情”①。移步宝塔山,驻足中国革命与历史的碰撞点,重温入党誓词,学习《不忘初心,牢记革命,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我们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依然需要努力工作”的含义。枣园、杨家岭、为人民服务讲话台,诠释了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为中国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救国民于苦难之中的伟大壮举。
驱车近两个小时离开延安市区,来到文安驿镇的梁家河,亲身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知青生活,仿佛总书记背朝黄土面朝天、脚踏实地为干革命的情景历历在目,他那《难忘梁家河初心岁月,牢记时代使命担当》的誓言,向世人宣示承载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在40年后让我们尽享改革开放发展的红利——装满了我们的钱袋子,满目青涩变肥美,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我们依然沐浴着晨曦拥抱着朝霞,头顶着贵如油的春雨,夹裹着延安黄土的味道,从“U”的左端回到了右端,完成了“三圣两地”的链接,带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的延安精神回到了孟子故里——邹城。这不是评书场的戛然而止,而是“前进、前进、进”的努力拼搏继续前行。
去程期望,来程满满。
注:①电视剧《海棠依旧》。
作者简介:
孙 鹤,笔名,西贝,本姓颛孙,男,汉族,1965年08月出生于山东省邹城市峄山镇,中共党员。现就职于国家税务总局邹城市税务局。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乡村人才库中国乡村作家成员,西散山东省分会会员,《黄河文艺》专栏作家,山东税务文学社会员,子张思想研究会理事,乡土文学社会员,济宁市散文学会会员,邹城市作协会员,邹鲁文学社创始人。业余时间喜欢唱歌、运动、读书写作,尤于散文,先后在《齐鲁税苑》、《西部散文选刊》、《山东税务》、《地税因你而精彩》等书籍杂志和《西散南国文学》、《西府文学》、《乡土文学》、《才子》等微刊以及济宁市散文学会、博海书香、邹城地税网、邹鲁文学社等微平台发表作品数十篇。其中,2016年的《从税小传》获山东省地税系统征文活动散文类一等奖,2019年的《圣地延安行》获“中国最美游记”奖,《白杨树》获第五届“王粲文学奖”,并结集出版。
审稿: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散文主编禾之晓
投稿邮箱:758774822@qq.com
联系微信:a13618258998
《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编委成员:
顾问:刘杰(与海子同时代的先锋诗人,著名诗人和策划家)、周瑟瑟(著名诗人与作家、卡丘杂志社长)、马俊华(暮雪诗刊执行主编)、廖望月(诗天子诗刊创始人)、倪进宝(龙盟诗社创始人)、罗晖(年度中国诗歌选主编,著名诗人)、晓渡(安徽诗歌主编)、荒村(大平原诗刊主编,中国民间诗歌读本主编)
总策划:彭永征
总编:走出象征
小说主编:梁测
散文主编:禾之晓
诗歌朗诵主编:柳音
特邀编委:
法律顾问:刘明
继续招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