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父亲
文/厉雄(西班牙)
拿书的双手,退休后
喜欢上了泥土,在阳光下
翻阅凝固的波涛
读过芋头,长豆,小麦
读过干涸的语言
起茧的老手,一手握着锄头
一手计算二元方程式
在向阳的土坡
想起一片朗朗的读书声
黝黑的脸庞,刻上岁月的沟壑
如同在土地上筑起的一垄一垄田畦
饱满的稻谷
舒展来自身体深处的隐喻
在谷歌地图上,有一个地方
极小的一点,风吹过
拨动父亲满头的雪
院子里的夕阳,无声走过,阅读沉默
2.阿丰索的慢时光
文/厉雄(西班牙)
约四十岁,单身,躯干粗壮
每个星期天,一定率领他的慢时光
规规矩矩
栓在我家门口
然后默默地溜达,无关岁月
粗大的手,细腻的心思
有些不对称,天生如雪的后遗症
念念有词
一个简单的词汇,能磨破日子
雷一样鼻音,震动初夏的阳光
被酗酒的父亲碾过的痕迹
明显地留在脸上
一把刻骨的利刃,割破尘世
生命匍匐在悬崖前
幸好有几碟微笑,盛放胸前
幸好还有天真
在放慢的时光里,长着美丽
3.秋
文/厉雄(西班牙)
秋风从门缝、床前、骨头之间
带着声响,钻进又绕出
清晨转辗反侧,满脸倦容
仿佛一夜老去
麻雀们越来越聒噪
单薄的衣裳,秘密隐于秋
像生活不顺心的人们
喋喋不休,遇谁都倾诉一番
多少人间草木
把欣欣向荣,强势的生长
交给凉薄的秋风
经过一夜夜的思想斗争
脸色蜡黄,手足冰凉
人们低头,弯腰,放下绿色的重量
放慢脚步
一边收拾累累硕果
一边适应萧瑟的颓势
4.与石头的对话
文/厉雄(西班牙)
星空下,舒展线条
构造起伏的点画笔法
那些裂开,喧哗,沉重和忧郁的章节
棱角分明
与石头的契约,已形成定数
他的灵感,是苍山上的月亮
阴影下,捏造三座门楼,和无数的竹叶
修辞立体的虚美
山脚的童子,栩栩如生
小心地镂空月下的低语
微微颤动的天地,一地碎银
沿着山脊,取出色彩
逐渐倾斜的飞檐,举起明月当空
按照风水布局,掏空竹叶
一道工序,一片叶子
一片叶子,便是一个生命
每一次的取舍
以时间为参数,贴上雪的形状
5.步入九月
文/厉雄(西班牙)
风,忽冷忽热
一边淬炼,一边按捺炉火
火花不再挥汗如雨
蝉收起最后一声叹息
雨细细地铺上愁绪
人间悲喜交加
秋已到来,万物垂下饱满的身子
将孕身毫无顾忌地摊开
在呼吸的阵痛里
喜悦从炉火中弹跳而出
雨在墙角,敲击水泡的弧度
水花溅起,落下,又溅起
如此不断反复
再爱一次
世界尽头有你的窗子
6.南方·七月
文/厉雄(西班牙)
火照样烧下来
郁郁葱葱,褪去原来美丽的外壳
收拾情绪
堆放在起伏的旧屋顶上
一个人的星空,端起南方的黑色
沉重的分量,抽离孤独
似血的夕阳
沙子与海水的碰撞,和你走过的声音
一站高铁的风,模糊了话语的重量
七月发烫地延伸
塔顶的钟
喝下一碗闷热的夜晚
肆无忌惮只是春天的骚动
七月忍受流火炙烤
日落日升,朝朝暮暮
有时候,一句话比一生还要长
作者简介:厉雄,旅西班牙华语诗人。浙江青田人,居马德里。现为凤凰海外诗社社长,中诗网副主任,侨中人文学社社长。十多个诗社的荣誉顾问。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世界诗人大会终身会员,香港左龙右虎国际诗书画研究会副主席等。诗歌散见《诗刊》《中华诗词月刊》《中国日报》《诗选刊》《星星》《人民日报》《中国企业报》《诗潮》《流派》等。以及海外报刊,如《世界日报》《国际日报》《欧洲时报》等。诗歌入选多本年选,多次获得国内外诗歌奖。曾组织并参与了首届西班牙伊比利亚国际诗歌节,以及其他国际性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