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芹金陵红楼梦,
落魄兴化载酒哭。
挥毫泼墨螃蟹咏,
豪门潦倒后世红!
板桥雪芹卖字画,
诗酒琴韵乐呵呵。
还才不遇逢知已,
兰竹红楼传精华。
梦水乡 - 谭晶
词:阎肃
曲:孟庆云
笑望海光月
轻扣板桥霜
微风摇曳竹影
我的梦里水乡
万亩荷塘绿
千岛菜花黄
荟萃江南秀色
我的甜美故乡
绿色水乡 情系八方
碧悠悠的岁月
暖烘烘的心肠
总把美丽融进水上森林
赠你一路芬芳
笑望海光月
轻扣板桥霜
微风摇曳竹影
我的梦里水乡
万亩荷塘绿
千岛菜花黄
荟萃江南秀色
我的甜美故乡
绿色水乡 扬帆远航
新崭崭的面貌
实在在的小康
奋举勤劳双手点燃朝霞
托出兴旺富强
笑望海光月
轻扣板桥霜
微风摇曳竹影
我的梦里水乡
万亩荷塘绿
千岛菜花黄
荟萃江南秀色
我的甜美故乡
故乡
重大发现:也有众多专家研究发现两人的关系亲密。

曹雪芹(名沾,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

郑板桥(原名郑燮,1693年11月22日-1765年1月22日)。

郑板桥曹雪芹都是怀才不遇之人,并且,还算是“世交”。曹雪芹有一首诗《寄怀郑板桥先生》,真实并深刻地描绘了郑板桥艺术及人生,对学术研究具有重大价值。
郑板桥与曹雪芹的关系
郑板桥(原名郑燮,1693年11月22日-1765年1月22日),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是书画家。

乾隆十八年(1753年),郑板桥六十一岁,以为民请赈忤大吏而去官。去潍之时,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画像以祀,并自发于潍城海岛寺为郑板桥建立了生祠。去官以后,板桥卖画为生,往来于扬州、兴化之间,与同道书画往来,诗酒唱和。当时曹雪芹38岁。

乾隆十九年(1754年),郑板桥游杭州。复过钱塘,至会稽,探禹穴,游兰亭,往来山阴道上。
曹雪芹(名沾,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 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2月12日去世。
郑板桥曹雪芹都是怀才不遇之人,并且,还算是“世交”。曹雪芹有一首诗《寄怀郑板桥先生》,真实并深刻地描绘了郑板桥艺术及人生,对学术研究具有重大价值。现在,我将该诗断句抄录如下:

《寄怀郑板桥先生》——(曹雪芹)
“板桥先生善画竹,
蹴踏与可鞭仲圭。
观其落笔风雨疾,
直以造化为儿嬉。
一叶一叶接一叶,
一枝一枝间一枝。
交枝横竹若无次,
细接皆可寻端倪。
生平樗散无町畦,
爱酒爱色兼爱诗。
兴酣耳热写风篠,
美人巧笑留清题。
十年一官七品耳,
鱼生范釜囊无资。
浮云軒冕贱刀贝,
豪气可压酸儒低。
我来竹西古招提,
与君把臂夸绝奇。
红桥修禊载披讽,
张目露胆神闪屍。
相赏有松石间意,
酷似其舅嘉名贻。
(板桥谓余似吾舅松石先生)
恴以西湖烟水词,
赠以北海嶽麓碑。
满家书籍拟尽付,
蔡雍王粲肩相齐。
我服短辕心不羁,
人间莫辨騧与驪。
梁燕湘汉恣游历,
雪泥鸿爪无东西。
感君许我湖海士,
相期立致青云梯。
得一知已固不恨,
或恐失相空余皮。
别来一散如凫鹥,
老困索米情凄迷。
鹅溪韈材几时辦,
胸有成竹应决稽。
何人寿君三百匹,
载歌淇澳清漪漪。
此诗感人肺腑,堪称佳作也。愿与同仁分享。
注释:
《螃蟹咏·铁甲长戈死未忘》/清代:曹雪芹
铁甲长戈死未忘,
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
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
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兹佳品酬佳节,
桂拂清风菊带霜。
《螃蟹咏·持螯更喜桂阴凉》/曹雪芹 【清代】
持螯更喜桂阴凉,
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
横行公子竟无肠。
脐间积冷谗忘忌,
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
坡仙曾笑一生忙。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以兴化大闸蟹为原料生产的中庄醉蟹到 南洋(新加坡)参加国际物赛会,受到与会各国通商产业大臣一致好评而获得一等奖。中庄醉蟹由此名声大作而誉播南洋。此后,每年都有销往东南亚国家的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