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同题诗会入选诗人诗选(第三季)
晨阳,梧桐梦雨,赵旗,肖辛,吕游,
王永,平儿,樊更喜,听韵,魏宝,
古月,常贞芬,雨霁,江南,禹诺,
晨阳,原名谷晓军,现居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文学》编辑。诗歌发表在《诗选刊》《河北日报》等,入选《河北青年诗典》《2018中国诗歌排行榜》等诗歌选本。
三十年后的月亮
晨阳
那时我八十岁了
正如母亲现在的年纪
母亲一定去了另外的世界
那里应该也有一个月亮
三十年后的月亮
是一轮怎样的月亮呢
是不是我爱过的人都住进了那里
他们重新年轻,有了另外的邻居
还是在那里等着晚到的亲人
三十年后的月亮依然洒着清晖
夜莺唱着新歌,那是新一代的夜莺
它们把夜晚唱得更加迷人
我希望在月光里看到你
披着银发的身影像位仙人
天空很大
我们的世界不再大了
那一轮明月和青草地还是我们的
那是一世的寄托与渴望
2017.10.1

梧桐雨梦,本名门亚杰,河北省作协会员。就职于河北省一高校。有诗歌发表在《诗刊》、《诗选刊》、《星星》、《诗林》、《诗潮》、《诗歌月刊》、《中国诗人》、《北京文学》、《中国诗歌》、《作品》、《绿风》等多种报刊杂志及选本。出版诗集《唯心》和《遇见》。荣获河北省第四届翡翠文化节全国诗词大赛一等奖等多种奖项
一个被遮蔽了月亮的中秋节
梧桐雨梦
喜欢他把中秋节叫做月亮节 喜欢他
在没有月亮的夜晚 也能指着月亮给我看
喜欢叫他狮王 从他在我心里出生那天
到我不得不离去
昨晚的月亮有些卖萌 像我的狮王
一个大男人 也喜欢偶尔撒娇
让我对着月亮 说爱他一辈子
然后 我们继续着不曾说出的细节
继续抚摸洒在彼此身上的月光
凉凉的月光 一旦穿透人心
就变得暖湿而光滑
我们不能入睡 也不想入睡
在莫须有的床上 做着莫须有的事情
反反复复 像一对野天鹅
在月光之下 把身体潜入水底
或云端
多么神秘而伟大的交付 此刻
如果月亮还不升起 我便拒绝躲闪
要爱就从头爱到脚 无须寻找让人流血又流泪的理由
大国家 大江河 大中秋
无非让我们有的放矢 有起伏
有隐落 有伤口
可以迅速痊愈
一个忽隐忽现的月亮 必定让一个节日
变得温婉含蓄 必定是积攒了太多的爱和相思
就那么憋在心里 无法痛快地哭一场

赵旗 76年出生,河北石家庄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选刊》《星星》《绿风》《诗潮》《芒种》等文学期刊,入选《中国先锋诗人作品选粹》、《天津诗人》《中国散文诗》 《河北青年诗典》等多种诗歌选本,著有诗集《花开的声音》。
中秋的月亮
赵旗
中秋的月亮挂在天空
譬如旅客独自远行
或许更像一只迷途的羔羊
起风了,我在叶落间驻留
一定有什么隐情,像新生儿的啼哭
曾经的土岗,这些年它没有变化
抵达低矮的粪堆,那些蠓虫四处乱飞
若飞进眼里,像辣椒那样疼和辣
对于井水的清冽我懂
对于斑驳的往事我懂
对于团团尽显的波光我无法捉摸
它像智者在远处窥视我们

肖辛,女。70后,河北石家庄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青年诗人协会会员。《诗中国》诗刊主编。有作品入选多个年度版本。著有诗集《我掀起夜的一角》。参加第七届河北省青年诗会。
今晚的月亮只有一个(六首)
肖辛
中秋月
隔着梧桐,花草,夜显得清凉,寂静。
今晚的月亮是一面镜子。
星星躲进云层,露出陈年的旧约。
还有那么多的爱,在离别的世界里说着永远。
月光被乡愁牵着,落进远去的村庄,落进母亲温暖的怀抱
落进葡萄架沉甸甸的香甜。
饮一杯薄酒。多少思乡的人,眼看着风吹熟大地
花开了又落,从少年已到白头。
向月亮许个愿
月亮慢慢地升起来。绕过窗台,照进内心
我的房间一尘不染
屋顶有星星闪烁,有飞鸟衔来花香
有月光静静抚慰万物
和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一样
向月亮许个愿
我笃信
那些喜悦的,哀伤的,朴素的,纯真的
一切美好的祝福和愿望
一定不会落空
今晚的月亮只有一个
我用指尖浏览日历,追着风,从初一到十五
千里,万里,只为更贴近乡音
思念像匹蛰伏的小马,呼唤他乡的故知
近在咫尺的月色,映出憔悴的影子
光阴落在墙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孤单,热闹。谁又能懂得
那最初的慈悲
那年,那月光
天空挂满银树,风变得温柔,穿过曾经的青涩,
月光披着岁月的风尘,洒满桂花的香甜。
在那样的夜里,流水轻轻,溅起时光的尘埃。
梦随心动,一切是那么的宁静。我和我的影子不说话。
月光,最接近故乡的表达
秋夜里星仔闪烁, 打开时光的栅栏
乡愁,是抹不去的思念
炊烟隐藏进光阴,被岁月的利刃吹薄
内心升起的火焰,把黑暗照亮
又到中秋,采一束月光,和桂花一起
插在窗前。转眼,它就长成了故乡
月是故乡明
月亮,升起来
像一枚熟透的果子,悬挂在黑暗的天空
小时候有多大,现在也多大
风不停地吹,加重了夜色
我是一粒寂寥的影子,端坐在光阴里
安放留不住的岁月
照着我的月光,照亮路边的梧桐
枝影横斜。月是故乡明

吕游,1970年代生于河北省沧县。诗歌见于《诗刊》《星星》《诗选刊》《绿风》《中国诗人》等专业诗歌刊物。沧州诗歌艺委会主任,现创作诗歌13000余首。
要多少萤火才能点燃这枚圆月(组诗)
吕游
问天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再问,就不说话了
再多问一句,语言也变得多余
蝉鸣都已远去,秋虫声也渐稀疏
星星只睁大眼睛,还有
那颗流星,只留下了身影
风不吹,树不摇
没有声音,凋谢的花没有声音
路边的人张张嘴,又闭上
它也变成了一粒种子
月太遥远,才选择了举杯
只需在高一寸,就能接月亮回家
这唯一能请到的亲人——
不说话,就很好
反光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我若能走进镜子里面
就能走回过去,就能看到
一列火车从远处驶来
起点在,终点也在
我离自己越来越近
离你越来越近,和梦
隔着一个黑夜一样
我和你,隔着这面镜子
“我欲乘风而去”
风太轻,我的心思太重
假如你看到我,我也看到你
那面镜子得需要多亮
我的眼睛需要多亮
天上的不算
水里的不算
眼睛里的,也不算
只有心里的那面镜子
才算,如果
只为了等你来
把你照亮。
伤口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
——李之仪《卜算子》
先有了黑夜,才有月牙
这和先有泥土,再有种子一样
黑夜之前,是什么呢
再往黑夜前面走,是不是
就看到了月牙,像一个笑的嘴
它吃过很多星星草后
圆了,不再饥饿
用思念充饥的人
一枚圆月不过是一枚卵
磕开后,流出来的
是嫦娥吗,是江水吗
那弯月,不是镰刀
是船,行驶在黑夜的河流
我在最深的地方,仿佛
心灵深处,最深的伤口
独行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嫦娥》
一阵大风,能带走一片草
也能带走整个草原
一场大雨,能淋湿你
也能淋湿我们
带伞之人,站在西湖岸
等了半个月,思念的火焰
足够把黑夜烧出一个圆洞了
打开伞,还能把天补上
你不来,散有什么用
扔进西湖,因为伞
水有了骨头,但是心呢
独行的人,从来不说再见
连风都是多余的,连
耳边的誓言都是多余的
寂寞,原来是那枚丹药
不吃之前,是幸福
偷吃后,就成了单程车票
要多少萤火才能点燃这枚圆月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要多冷,才能生出这些寒光
要多冷,才能冻住一个人
不只是不能发芽,连种子也锁住了
我看到的路,越来越暗
暮秋的萤火都飞到了天上
如果月亮起来,那是萤火点燃的
有时候,我也是一点萤火
缩到身体内部,我有一座寒宫
仅靠这点萤火为自己取暖
2019/9/13中秋节上午9:13

王永,八零后,居河 北定州,有文字见于纸刊和网络平台。
雨落中秋
王永
这是谁的天下王侯将相粉墨登场
传说被赋予标签
仿佛蛇吐着信子此乃毒物
生命临界点总有人于城市之前醒来
三点的归客,四点的彷徨,五点的民工
一场雨除了心凉,无法阻止脚步迈出
先一步占领高地等待
湿润吞噬灰尘余温,蔓延
我在清晨潜伏,熟悉味道骨子里渗出铁锈
无数次挥动翅膀打破咒语的束缚
为活下去叩敲窗棂
2019.9.13

丁建平,笔名平儿,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喜欢在生活中发现诗意与美丽。
望见中秋(外二首)
平儿
那个时刻
汇聚的越来越多
树木、风还有走来的星星
炊烟是看不见的过去
不代表渐浓的乡情
有人坐在枣树枝头眺望
运河上可有远航的归程
擦亮一枚月亮
擦亮归乡的梦
千里漂泊的游子
已把眷恋放飞到高空
爬上窗棂的月胖了一些
依窗的人瘦了三分
蝉鸣消失在昨日
秋虫依旧伴着泛白的影子
桂香在酒杯中吟唱
菊花已斜插鬓旁
沾着花香的手捧出圆饼
期盼又一个月圆的晚上
一个女人的中秋
坐在风上
等一个叫中秋的节日
看着路上卷起尘烟
衣袖拂了过去
这是些和团圆无关的时刻
寂寞的玉杵捣动千年
桂花已植遍江南
修仙与悟道遮不住美丽容颜
却总在那一夜被人惦念
三百多日夜枯守云端
将柔情削成冰凉的箭
冷眼看世间悲欢
相思一寸断如离弦
说什么恩爱千年
化做流云四方吹散
满月从树梢跃至楼前
十八层的手伸出
没有一双
能接住越来越瘦的清欢
月光•女人
这个季节
可以说说落果落叶
以及
披着轻纱走过的夜色
露水在枯草中打座
女人捡拾着发白的影子
月亮坠入荷塘
坠入雪藕伸出的温热
没有任何事物
比白荷更了解水色
风偏离了方向
不向左
也不向右
他在禅音中静立
与女人保持沉默

樊更喜,男,生于1964年2月。河北省文联委员,石家庄市文联委员,石家庄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石家庄市藁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曾获“河北省杰出民俗学者”“河北草根诗人”“石家庄市管拔尖人才”“石家庄市四个一批人才”等称号。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省民俗文化协会副秘书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省文学艺术研究会石家庄分会副会长。出版民间文学论著《耿村民间故事》等多部。2015年理论著作《中国:耿村民间故事》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
我是中秋月
樊更喜
我是月亮,
我是中秋的月亮,
我是中秋古老神秘的月亮。
照着中华大地上行走的赤足和三峡绝壁的栈道,
照着先祖唷呀的劳动号子和先贤镌刻的碑林,
照着周正大方的汉字和《诗经》《楚辞》《离骚》,
照着质朴的唐装汉服和华丽的旗袍裙裾,
照着洗刷污浊的黄河和后浪推前浪的长江,
照着虎踞龙盘的万里长城和纵横交错的京杭大运河。
照着中华民族坚如磐石的根,
照着一个民族的历史。
我是月亮,
我是中秋的月亮,
我是中秋激情燃烧的月亮。
照着金瓯缺角的山河和颠沛流离的手推车,
照着黑夜下躁动的魂灵和蹉跎岁月里的英武不屈,
照着延安宝塔的光芒和井冈山上的红旗,
照着长征路上燎原的焰火和焰火高贵的气息,
照着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铮铮硬骨和前赴后继,
照着人类理想的美丽花朵和钢铁铸造的伟岸身躯。
照着中华民族永远凝聚的魂,
照着一个民族的记忆。
我是月亮,
我是中秋的月亮,
我是中秋天涯共此时的月亮。
照着伟人之手划过的深圳和风光旖旎的画卷,
照着世博会中国馆的造型和喜马拉雅伸向天空的山体,
照着百业复兴的辉煌和北京跳动的心脏,
照着气势磅薄的航天飞机和神奇的腾飞之翼,照着同频共振的节拍和舞动神州的雄风,
照着正能量的迸发和中国创造的奇迹。
照着向幸福出发的中国梦,
照着一个民族再一次崛起。

侯聪利,笔名听韵,现任平山县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山魂诗社常务理事,中山龙吟唱和团会员,石家庄市诗词协会会员。喜爱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歌,书法创作。作品散见于杂志报刊。
李白的月光(外一首)
听韵
据说李白把月光私藏
唐代的床前明月
早已成为绝唱
王维们的田园诗也无法相比
再也写不出如此诗章
留给历代骚客文人无限暇想
李白的月光有什么好
只一句低头思故乡
就使游子心绕哽咽
那轮明月的勾残
便滴下了相思的泪水
信笺浸湿,笔锋折羽
这个李白哎
一千三百多年了
早已化作青云
但这诗句却万古流芳
一一阅建军弟《中秋夜》新作随感
2019年9月12日
诗人的月色
诗人的月色很美
笔触上让人十分陶醉
田野里裏满银霜
农舍瓦凌上浸透着洁白
还赞美,勾月,柳梢,黄昏
一幅朦胧的图画羞涩娇态
诗人还很会在月下漫步
倾听宫阙琴弦悠扬
心很大,说若有羽翼翘膀
要飞到九天
做云,做月亮
面见嫦娥吴刚
把幸福分享
诗人的月色啊
更会随季节变幻
春秋冬夏各色不同
独有这十五的明月哟
和着八月的秋色
永远胜过万朵玫瑰花盛开
2019年9月12日

魏宝,男,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人。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新华每日电讯》、《乡镇论坛》、《河北日报》等报刊。2013年,小说处女作、中篇小说《牛》,入围“2013河北网络小说大赛”,2017年,在首届掌阅科技全国文学创作大赛中获入围奖,同年,又荣获藁城区首届文艺繁荣奖。2019年3月,创作的长篇小说《开发区的春天》,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
别样中秋
魏 宝
天气预报
中秋多云
不能携月光
返乡
只要有对家的执著,总能跨越
万水千山
有云的中秋
月亮着上白纱 夜
变成一杯杯醇醇的酒香
一串葡萄,一盘花生,一块月饼……
亲情融汇在一张小桌前
父母的爱,消弭了
阴晴圆缺
天气预报
中秋有雨 有雨的
中秋
是一缕绵绵的乡愁
品着丰收的喜悦 团聚的
温馨
望秋水长天
看秋池涨满
别有一番滋味在
徜徉
月亮
在心中升起
照进每一个欢乐
今生 最大最圆

古月,70后男性,供职于正定县文旅局。先后在各媒体发表作品200余万字,获奖50余次,包括《人民文学》优秀作品奖、第一、二届孙犁文学奖散文奖等。县第十三、十四、第十五届政协委员,正定县作家协会秘书长、石家庄市作协理事。
故乡月
古 月
时光被窃取了记忆 此刻的
季节 都是我的影子
在只有风抖落的花丛里
你看见的这些也就失去了意义
所以 我没有喊出你的名字
没有在春天 把最初的想象涂抹
成绚烂 以及谁都看不懂的
文字 就像你的呓语
在那个季节结出了果实
让所有的风景都成为永恒
在故乡的原野上 我听见了
鸽子在用树林的语言
记录爱情 而那枚树叶就这么
望了一眼 让浑黄显得有些悲壮
隐隐的 痛及骨髓
也像野菊 遍及故乡凌风的
原野 它的黄颜色白颜色
灿烂的和纯洁的沉默和忧郁
都不是秋风的初衷
悲伤也不是
月色之上在如水的光芒里
那些比云还轻的往事
会在今夜 落在你的窗前
就像去年秋天的
落叶 一片接一片

常贞芬,女,中医主治医师。专科学历,现就职于石家庄市藁城人民医院针灸科。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家协会副主席,石家庄市作协理事,藁城区作协副主席。
来兮
常贞芬
那时的离去
是一种漂泊
那时的漂泊
是无奈的选择
站在国门回望时
竟有那么多的不舍
故乡中秋的明月
月下流淌的小河
河边垂柳下的家院
炊烟氤氲中的村郭
……
从此
它们成了我的乡愁
心灵承载了
难以承载的负荷
(二)
多少年了
异国的陌生都已熟悉
他乡的水土
滋养着我的生息
我用得体的洋装
裹挟漂泊的灵魂
我用熟练的外语
探听祖国的消息
你的兴衰
牵动我的命运
你的荣辱
决定我的悲喜
却总是忘记
他乡一样清明的秋月
一样给我温饱的土地
读着异国民族的诗歌
却难忘唐诗宋词的格律
看着字母组合的文字
总想起方块汉字的魅力
聆听雄浑的交响乐
耳畔总回旋
古琴悠悠的音律
舌尖上半生的遗憾
是我抹不掉的离愁别绪
失眠的枕边
总有我黑发黄肤亲人的影子
熟睡中
时常听到我母语的梦呓
乡愁
那时的乡愁
掖藏着寒酸的尴尬
和面对贫穷的无语
那时的乡愁
只能是一个梦
一行泪
一声无奈的叹息
(三)
根
一条深植骨髓的基因
让我身处异乡
怀揣归心
我时常神游
西湖的三潭印月
家乡的四月桃林
沃野千里的北国
富庶丰稔的海滨
我时常听到
黄河啸天的怒吼
愚公开山的强音
家乡秧苗拔节的合鸣
亲人唤我回家的乡音
(四)
如今我海外归来
又见华夏汉唐风起
长城
不再是抵御入侵的砖墙
而是民族图腾的龙脊
长江
不只会带走难眠的渔火
更显飞桥通架的奇迹
数百条铁龙
腾空钻海 穿山入地
带着华夏的骄傲
贴着红红的国旗
蜿蜒中国山水
驰骋世界各地
中国这条蛟龙
蛰伏了几个世纪
如今又重现
王者风范 大国威仪
我内心澎湃着骄傲
按捺不住的欣喜
听不够的乡音
看不够的新奇
重温中秋的明月下
一袭菊花的馥郁
一阕千年的诗句
一壶清茶的芳香
一段幽幽的长笛
那个声音告诉我
归去
来兮!
2019.9.13

张立辉,用名雨霁,男,石家庄一名普通教师,诗词爱好者。喜交流,多思多想多感受。
中秋赋月(外三首)
雨霁
只为你
一个人的眸子
深邃或者温柔
微微一个羞涩
总如熟透的果子
甜蜜诱人
一个人的眸子
只为你一人
晶莹剔透
微微彷徨的睫毛
总是这样安详
入骨般神魂消散
只为这一个温馨
一个女子凝眸的深情
莞尔一笑颤动了长发
波浪涌动宛若 荡漾在
水中倩丽的倒影
不知觉中在羞涩中困倦
明天 为了甜美的盛宴
想念 还今晚一个甜蜜的梦乡
今夜有月
今夜如你
那一壁影动
不曾入相思只是
轻揽起梦的声息
静的守候想起
夜是如此婉约
温馨的时光总是甜蜜
我也知敲动门窗的玉
伸出手来相挽
那一厢孤独伴着月光
沉睡的时候总是很美
闪亮的总以为是皎洁
月儿敲窗何时见过移影
只是宁静的水动了深潭
静了的夜动了的月
如约敲动那一声响
其实只在微妙
想动的那一刹那
月在故乡
月在故乡
我在你的目光
有一根牵挂 总会
结在淡蓝色的月钩
没有什么奢望
只是愿意就爱
静静地看月在故乡
安然地想醒来睡去
这故乡恬静的月
只是挂满
完美是她
遗憾是她
高昂的追逐
是我向往的太多
溶化了许久
再一次冰凝玉雕
化作冰清玉洁的乡音
全然守护在窗口的心灵
心思随着月亮
故乡挂在天上
只是想也是她
不想也是她
风从哪个方向来
风从哪个方向来
我不懂 我只是想
来的 可是你的温柔
明月装点了你的窗子
而你 沉睡了梦乡
等风轻轻吹起的时候
才有机缘寻觅那一朵花香
风从哪个方向来
就像我不懂你的温柔
虽然在那一时的那一刻
我总是悄悄的 在等
等那一片彩霞飘过
或许才是你沉浸的美丽
风从哪个方向来
我不管 就像我
不懂你的美丽
虽然每一次遇见
都是想拥抱你的芳香
拥抱你风吹来的方向
霎时间让我看到阳光的明媚

江南,本名王果风,元氏英语教师。石家庄诗词协会会员,元氏诗词协会常务理事。
我的中秋我的月
江南
小时候,
中秋是我的梦。
月亮就是
母亲手中切好的一块块月饼。
长大后,
中秋是我的情。
月亮就是
父母秋收劳累后弯下的脊梁。
中年后,
中秋是我的祈盼。
月亮就是
孩子无忧老人康健安享晚年的笑脸
禹诺,文学爱好者,喜欢在文字里游走的人。著有诗集《海之月》。
白月光
禹诺
时雨时无的夜色
潺潺的白月光,流淌
流淌在欢快的锦鲤旁,彩云追月般
昆曲一样的倒影,晚风
悠然悠然地吹响竹林
轻撩心境
将进酒时雨落池
点绛文墨凤凰飞
茶沁香
为何而来缘何又去,恰似
这潺潺白月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