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玄子.袁海涌《七律.中秋寄怀》(外一首)
我在思乡立岸头,
月光如水照方州。
情抒三曲歌声远,
梦归一轮诗韵稠。
浪迹天涯作瑞草,
萦怀桑梓寄新愁。
阴晴天上平常事,
花好人间看故畴。
《七绝.中秋拜恩》
每当中秋念故人,
举杯邀月谢恩亲。
月圆花好千秋事,
天下明德照我心。
墨玄子.袁海涌2019年9月13日上午于淝上
注:
1、岸头,指岸边。出处唐 薛能 《蒲中霁后晚望》诗:“河边霁色无人见,身带春风立岸头。”
2、故畴,指故土;故乡。出处《岁暮赋》,晋 陆云 《岁暮赋》:“望故畴之迥辽兮,泝南风而颓泣。”
3、桑梓,《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是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表示敬意。后人用来借指故乡。
4、恩亲,泛指一切有恩的人和事物。
5、明德,光明之德;美德。指才德兼备的人。明德,汉语词汇。拼音:míng dé释义:光明之德;美德。链接:《大学》是儒家谈论大学教育的文章。所谓大学,就是关于道德修养的大人之学。全文共十章,相传“明德”所在的第一章为孔子的观点,曾子述之,后九章为曾子之意。全文由曾子门徒所记。

作者介绍:墨玄子.袁海涌
墨玄子.袁海涌,亦墨玄道子,当代书法墨玄学派开宗立派者、毛泽东书风理论创立者、著名书道家、书道教育家、全国大书法教育名师。道信太,字崇月,号桐柏山人,1963年2月26日生于淮河之源桐柏,为全真教龙门派第25代弟子,其悟道于泰山碧霞祠、嵩山中岳庙、北京白云观,游历于五岳三山。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汉字规范书写注册高级教师、书法教育高级讲师、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政协商丘市第四届、第五届委员会委员、泰山道教协会副会长。
墨玄子.袁海涌,是一位把道家哲学应用于书法美学创作实践并卓有成效的书道艺术家。他认为道家哲学思想与书法美学思想都是相通的,因此用道学理念指导书法创作,把阴阳之道融入书法笔墨与线条的变化之中。他真草隶篆各体皆备,尤其擅长行草,榜书著称,书道行世,道济天下。其创作结体欹侧、险绝造势、用锋多变、泼墨酣畅。其作品厚重大气、宽博雄浑,洒脱豪放,逸气纵横,以势取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
其书道主要特征,体现在“渐变”的艺术表现和阴阳哲学在笔墨中运用。点画上,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收到放;墨法上,由浓到淡、由干到湿、由枯到涩;结体上,错落有致,顾盼生姿、大收大放;章法上由开到合、由聚到散,疏密有致。字法、笔法、墨法、章法、文法、心法等各种技法汇聚毫端,干湿浓淡、大小快慢、疾迟枯涩等阴阳关系随机生发,跌宕起伏,自然而然,一派天机,险绝之势与豪放之气在其作品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墨玄子•袁海涌不仅是一位对艺术有着执着追求的学者,还是一位对中国书道和教育都有理论和实践的教育家。 他创立了当代书法具有传承性的墨玄学派“墨玄门”,成为当代书法墨玄学派开宗立派者。他认为: 墨玄,玄极笔墨也!是中国“书道”的表现形态,是精神层面的、能够抒情的、可以传情达意的、具有生命姿态的、自觉的创作行为。书道,是人道,是大道!书道,通阴阳二气,达万物之理。笔毫虽轻,却承载着生命之重。故书道,是一种修行。这是墨玄子袁海涌在书道创作实践与悟道修行中提出的一个新的书学与修道命题,也是玄门中的又一修行“法门”,遂名为“墨玄门”。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当代书法在书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以开宗立派人墨玄子.袁海涌的墨玄书学思想为主导、书道精神为核心的具有传承性的书学派别,被称为“墨玄学派”,又称“墨玄书学”。墨玄书学,关注书法与生命的关系,所推行的书道思想和墨玄理念,旨在邦助人们在知识、技能、精神、情感、处事、交际、修身、养生、悟道等方面的提升与回归,具有教育意义和精神文化价值。
墨玄学派,是著名书道家墨玄子.袁海涌创立的具有传承性的当代书学派别;是当代书法在书道精神引领下上升书道层面的、追求玄极笔墨的艺术学派;是引领当代书坛唯一推行书道理念并将道家阴阳哲学思想贯穿于书法教学与研究、艺术创作与实践的大型书学门户;是创始人在书道创作实践与悟道修行中提出的一个新的书学命题和修行“法门”;是培养具有阴阳辩证和哲学思辨能力的中国当代书学人才乃至书道家的摇篮;是国务院提出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时代产物;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艺术团体。
墨玄学派,以真、善、美为艺术纲领,主张当代书法应“继承传统、守正创新、回归自然",身体力行的践行以"自然为师、诗书为魂、中华为骨、阴阳为术、和合为美"的书学思想,反对丑书、怪书、俗书,抵制艺术腐败,坚信"书法病痛,唯道可医",旗帜鲜明的弘扬书道精神,推行墨玄理念,提升艺术境界,推动中国书法艺术事业的健康发展。
墨玄学派.书道教育,弘扬书道精神,传授书道秘藉,推广墨玄书学理念,向国人系统的辨析书法、书艺和书道的联系与区别,论述从甲骨文、大篆、隶书到行书、草书之道的流变,介绍字法、笔法、墨法、章法、文法以及心法的研习运用与整体感受之道,分析书道之品格、规范与创新、回归与多元等问题,墨玄门呼唤国人复兴书道,希望能够焕发书道的内在活力,使其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都市头条【诗词雅韵】【翰墨凝香】平台主编编辑,可投稿至全国各大微刊平台,要求作者原稿作品,不得抄袭它人作品,文责自负。
投稿邮箱:29521300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