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年后,房子变成“金条”还是“白菜”?大势所趋,最好提前了解!
最近的楼市看起来挺平静,背后却是暗流涌动。
据《经济参考报》8月9日报道,涉房贷款将迎新一轮“全面体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8日,银行开出的数千张罚单中(以公布日期计),涉及违规输血房地产的罚单较去年同期增长近四成,处罚金额累计达千万级别。
与此同时,该报记者了解到,下半年对涉房贷款仍将保持高压,从银行贷款到个人住房贷款,以及消费贷、高杠杆资金、房企发债多个方面,都会收紧。
显然,靠真金白银支撑的房地产市场,正面临新的考验,这份考验,在以往我们的记忆中,还从来没有出现过。
先不提今年楼市的风起云涌,最近看到一个消息,北京晚报8月9日报道说,前几年买黄金被套的大妈们,终于迎来了“解套”的时刻,某珠宝店的金条投资回购区,屋内仅有的一个回购柜台前排起了一支弯弯曲曲的队伍,其中有半数都是老人,每个人都揣着个装金条的袋子,等着将手中的金条卖出变现。
两个消息联系起来了,有点意味深长,一边是房子,另一边是金条,作为承载人们储蓄的两大渠道,似乎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假如这种趋势得到延续,10年后,房子像“金条”还是像“白菜”?
笔者认为,这个问题要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看。
第一,未来的楼市,是“财富效应”还是“房奴效应”。
众所周知,房价上涨会带来“财富效应”,对有房族来说,房产增值带来的是财富爆发式增长,靠买卖房产变现赚的钱,远远要比辛苦做实业,闷头上班来的更快。
所谓的“财富效应”有个前提,是房价一直涨下去,但是,我们都知道,房产作为商品,是不可能无限上涨下去的,总有估值上的极限,购房者的杠杆和负债也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加下去。
只要房价出现调整,短则一两年,长则三四年,楼市便会演化成“房奴效应”,居民的购房和租房支出会持续扩大,在极端情况下,假如房价下跌幅度超过30%,就意味着绝大部分购房者的首付已经化为泡影,此时还要承受沉重的房贷,弃房断供的情况就会发生。
所以,10年后,因为房价“稳中有降”的原因,楼市会朝着“房奴效应”的方向演变,房子变“白菜”的概率虽然不高,但这种趋势会不断强化。
第二,土地拉动房地产模式的改变。
过去这些年,我们之所以看到房子变得像“金条”一样珍贵,最根本原因是土地市场。
依靠卖地的收入,各地搭建工业化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工业化创造了就业,带动了城市化,反过来刺激了住房需求,又会使地价上升。
此外,很多城市以商业用地补贴工业用地,为了招商引资,工业用地的估值普遍较低,而商用和住宅用地价格却很高,形成了价格的“剪刀差”,巨大的差价,意味着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购房者要支出更高的成本,才能在城市里扎根落户。
数据显示,上半年,百强房企在二线城市的新增土储占比达到49%,热点二线城市卖地收入近3000亿,创2年内最高纪录。100%以上的溢价率,100轮以上的竞价重出江湖,这样的表现,可以说是“春风得意”。
然而,靠卖地拉动房地产,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据报道,新一轮“三块地”试点将于今年底收官,第三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评估即将开启,宅基地使用权确权推进,今年将探索盘活宅基地和农房办法。
说白了,房地产供应的土地会变多,高地价的基础可能会被“动摇”,在卖地收入拉动楼市的模式转变过程中,房子会不会变成“白菜”我们不知道,但一定不会变成“金条”。
第三,人口和区域之间的“分化”。
何为分化?有的城市依然高不可攀,有的地方会变得无人问津,如果说过去多年的房价,都表现出了惊人的“普涨普跌”一致性,从最近几年开始,分化的特点愈加突出。
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广东,一个是陕西。
2018年珠三角的农民工数量减少了181万人,但广东省却仍然净流入80多万人,即260余万“非农民工”流入了广东,这意味着一个事实:产业腾笼换鸟升级的同时,更多的年轻人口和人才,在往大城市集聚,对楼市而言,这部分人的购买力要远远强于低收入者。
同样是在2018年,陕西省的人口是净流入的,看起来有点不符合我们往日的印象,深究起来,仅西安就增加了38万人,如果撇去西安,陕西人口是净流出的,可以看出,人口的大量流入,与城市人才引进政策有关,数据显示,去年年西安户籍人口增加了80多万,连续六个月房价领涨全国。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10年后,一个城市的高端人才、年轻人口集聚越多,房子变成“金条”的可能性越大,反之,那些人口常年流出,住房却近乎无限量供应的小县城、地市,住房变成“白菜”也不是不可能。
对购房者而言,“房奴效应”的增加、房地产与土地模式的改变、人口区域之间的分化,是大势所趋,最好提前知晓,才能对号入座,做好应对。
实际上,针对未来房地产市场涨跌的问题,有“三位首富”的答案也不谋而合。
在年初,李嘉诚退休后首次发声指出:买楼应该“量力而为”,“买来自己的住的,应该买,分期付款都没有问题”。
而王健林在今年1月份的年会说,房地产有“两大缺陷”,作为强周期性行业,现金流并不长远,2019年力争有息负债再降8%—10%。
马云关于楼市的论断更是尽人皆知,几年之前,就撂下了“大话”,称未来房价如葱,几乎可以媲美“白菜价”了,他在写给员工的内部信中也提到,年轻人尽量以事业为重,过去房子当然可以买。但放在当下的时点上,依然不建议,还不如租房奋斗。
这三位首富话里话外的侧重点虽然不同,但他们的结论却非常相似,站在2019年展望未来,十年后,房子演变成“黄金”的概率非常小,即便有,也只是少数的大都市和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对于绝大部分中小城市来说,房子很难扭转变成“白菜”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