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媳
文/王慧芳
我有两个弟媳,我时常感念她们,也很爱她们。
她们各自给两个弟弟经营着幸福美满温馨的家,各自哺育着一对儿女,使老父亲实实在在的开开心心的享受着天伦之乐。我们心里也是莫大欢喜。
大弟媳是卫校毕业生,她父亲是60年代的西医大毕业生。为招工到了毛巾厂,毛巾厂倒闭,她也就丢了铁饭碗。后又随父去医院干临时工。每次休假回家,总是帮我母亲分担家务,特别是夏秋收获大忙时节,她替换母亲进灶房,想方设法改善一家人的伙食,蒸面皮、做凉面、打搅团、蒜沾面、哨子面、米饭(外带几个炒菜)……天天不重样,使一家人精神饱满的奋战在地里,抢收抢种。
母亲平素身体单薄,有个头疼脑热,我们都上班,她就接到她妈家,让她父亲给看病,她母亲陪伴照顾。有一次,我母亲头晕、乏力、恶心,弟媳把母亲接到他妈家,她父亲给看病挂液体,她母亲给做饭照顾,每天的早饭一定是炖鸡蛋。
母亲病重的日子,她又接母亲住在她们医院的宿舍,以方便治疗和照顾。她父亲亲自给仔细检查治疗,弟媳负责给喂药挂液体,并在饮食上细心照顾,每顿做好可口饭菜,第一碗端给母亲。母亲的病由来已久,最终是在弟媳无微不至的关照下安详而有尊严的走完了一生。
小弟媳是在母亲过世后娶进的。母亲的过世,使父亲很孤单,一时难以接受和适应,性格变了,脾气大了。弟媳把父亲当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嘘寒问暖,很有耐心。有个周末,我们临时决定回家,没给家里说。回到家已是掌灯时分,见弟媳和父亲坐一个饭桌,聊着话儿共进晚餐。我心里很是感动,也让我们在外工作的儿女,更加放心老父亲。
老父亲随着年事渐高,吃饭不定时,少食多餐,且爱吃馍。弟媳就不怕麻烦,变着花样做馍类食物,蒸各种包子、蒸花卷、烙韭饼、烙菜合、烙油层锅盔。每每在饭后就把酥软的馍类食物放在父亲随手能拿到的地方。父亲常常满足的说:现在吃用好得很,天天像过年一样。两弟媳争着要老父亲住她们家,今天你叫,明天她接,儿孙绕膝,老父亲甚是开心,常常乐呵呵。
没有母亲的日子,两弟媳总是和和气气、相互谦让、相互尊重、齐心协力经营着这个大家庭。大弟媳担当着长嫂比母的角色,包容照顾弟媳及孩子们;每年正月待亲戚,大弟媳责无旁贷唱主角。有一年春节天气特别寒冷,我想这么冷的天,大弟媳怀有身孕,待亲戚可能不会会农村老家,因为县城她们的小家有暖气。结果我们回家看到的是大弟媳一如既往的忙活在灶房,乐呵呵地招呼着大家吃好喝好。我很是感动感谢!小弟媳也很虚心,凡事尊重大嫂,有事多和大嫂请教、商量,听从大嫂的意见或决定。妯娌俩俨然是一对好姐妹,所以两个弟弟之间也是不分你我。
我的两弟媳,都是温柔善良、美丽大方、贤惠顾家、敬老爱小、体贴丈夫的女人。所以我很欣慰,欣慰老父亲有福气,欣慰两弟弟遇到了好伴侣。都说女人是家里的风水,女人决定一家的幸福,这话是一点也不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