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棻故里 永乐行
文/秦仁智 秦岭
2019年3月5日上午,原贵州省人大副主任、省文史馆长、省文联主席顾久一行20多人,行走在李端棻故里永乐……
在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水塘村大关口上的李端棻墓地前,顾久一行一一向李端棻墓三鞠躬,以表敬意……
这次活动是在9天前的2月24日,参与者9人行的又一活动。旨在南明区永乐乡水塘村打造贵阳人〈礼部尚书)李端棻的故里……当时的端棻故里研究院 研究员谭佛佑、梁茂林、谢凯、刘波、秦仁智等9人在永乐乡的端棻故里研究院办公室也进行了研讨,为这次活动奏响了前奏曲……
这次活动有赖于贵州省开发扶贫促进会秘书长秦仁智的组织协调,邀请了原贵州省人大副主任顾久及何京、梁茂林、陈启云、秦仁军、赵金文、谢凯、何玉黔、蔡福顺、刘波、觉罗等专家和老师等20多人进行了认真的调研……
与会者首先在现场进行了实地调研、还原历史事迹……
贵州省文史馆馆员梁茂林等专家在座谈会上,就关于贵阳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北京大学、贵阳一中和贵阳学院的创始人李端棻个人及其历史背景进行了认真阐述和讨论……
在座谈会上,梁茂林就此前调研的内容和李端棻及其背景进行了详细介绍……
他说:在清朝年间,李端棻的官位不小,曾掌管乡试、礼部尚书(相当于现今的中宣部长),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得到了当时光绪皇帝的认可,他提出的理念得到了皇帝亲自签署……
在治国方面,他改良教育体系,率先提出了素质教育这一观念,学而仕则优可用在李端棻的身上。同时,李端棻善于发现并保荐人才,诸如梁启超、康有为等……
李端棻对英文也有颇有研究,亲自阅读许多外来文化书籍,曾向光绪皇帝上奏《请推广学校折》……
这一奏折成为了戊戌变法的教育改革指针,在奏折里面提到了学校普及之时,也就是科举废弃之日.因李端棻对教育体系做出的贡献,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中国近代教育之父……
会上,与会者运用商业思维,进行长远规划,认为如何完整保留本土历史文化名人并大力宣扬其思想是当务之急……
研讨会上,何京剖析了文化名人景点打造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说到要对历史文化古迹特别是对李端棻等坟墓的保留,怎么通过其文化影响力吸引外来游客并使其得到,最大限度保护,从有想法到策划方案的落实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逻辑……同时还举例说明了青岩古镇等作为正面和反面例子.通过经验来打造出接地气的符合永乐发展的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路子……
花溪傩文化公园创始人秦仁军、青岩古镇摆早村赵金文、省轻工学院谢凯、原省政府研究中心副主任蔡福顺纷纷发言,讨论十分热烈……
公益人士 袁总做公益十多年,在谈到扶贫及公益的情况时,言真意切,倍受欢迎,与会者不时响起阵阵掌声……纷纷表示,大家一起共同努力,打造李端棻故里,充分展现贵州的文化底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这次活动真的行……


秦仁智,男,贵州遵义人,籍贯重庆。1973年高中毕业,教书三年。爱好二胡、三弦、琵琶,免费办班对学生乐器培训。
1986年大学毕业,出版《西部大开发贵州投资指南》、《贵州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等书三本计600多万字,采写《璀璨族星》人物300多人,发表诗文3000多篇。
贵阳市历史学会常务理事。
贵州省写作学会会员。
贵州省农村开发扶贫促进会秘书长。
企业家日报驻贵州记者站站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