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从四面八方走来
文/鸿翔
在玉兰和海棠幽香的日子
在雏燕斜飞呢喃欢唱的日子
在苹果花尽嫩果初露的日子
在乔山青黛春意墨浓的曰子
我们从四面八方走来
相聚在飞凤山下湋水河畔
车水马龙的古城
依然飘荡着三贤书院的朗朗书声
从心底汩出的湋水
滋润着神采飞扬的笔端
我们从四面八方走来
踏在扶风大地的每一双脚印
都是震撼心灵的音符
周文化的神奇
佛世界的神秘
儒和道的水乳交融
千百年无数前贤传道 授业 解其惑
千百万扶风才人佳子跨黄河 过长江
我们从四面八方走来
沐浴在黄金五月的阳光里
千年法门钟声阵阵
万载周原神韵悠悠
我们从四面八方走来
庆贺一位耕者晚归
拓荒阵痛的虎口有余感
暴雨浇透的蓑衣尚未晾干
踩过泥土的脚印清晰可辨
我们从四面八方走来
迎接一位凯旋的老兵
每一次出征义无反顾
面对无数次艰难从容抉择
在没有硝烟的战壕里
奔忙穿梭四十年
我们从四面八方走来
恭贺一位辛劳的长者
他守护着一个诺大的花园
任碧草花香悠远
让种子伟岸参天
恭贺他走向神圣的讲坛
艰辛却没有眼泪
向上的车轮载来硕果累累
风霜雨雪
阴晴圆缺
依然放眼执着
他是教鞭
打出千里马
他是灯塔
引出迷路人
它是粉笔
耗尽自我
再塑灵魂
他是云梯
甘愿受辱负重
不图半点风骚
教室 宿舍
老师 学生
机械的空间
单调的人群
描述着多彩的人生
加工着共和国机器上
每一颗螺丝钉
他是五午年文化传承之链
他是八万亩桃李园丁
我们从四面八方走来
站在车水马龙的古城
圣贤书院的书声
伴着千年佛骨钟鸣
回荡在太白乔山之间
清澈的渭水
把周秦的神韵
带进了东海大洋之中
我们从四面八方走来
站在扶风大地
细听丝绸古道
蹄声阵阵
驼铃悠悠
站在扶风大地
遥望圣唐迎佛
香绕古道
人马相随
这周的摇篮
秦的宝地
汉唐的辉煌
改革开放的伟大崛起
照耀在扶风的历史天空
*这首诗最初是为我的十二爷(杨俊义)去世而作,安埋前一晚洒泪而成。两年后,我的初中老师张都海退休,我应邀献此拙作。2017年9月13日发表于《陕西教师报》第六版《文苑》。今天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将此诗献给我伴我成长的每一位老师和奋斗在教育战线上的每一位园丁!辛苦了,节日快乐!
沧桑巨变几千载
风霜雨雪四十年
粉尘尽染满头发
星星点灯照丹心
水滴石穿砺坚忍
美阳月下勤耕耘
自古扶风多壮士
华夏正气满乾坤
2000年春初稿
2019年9月9日再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