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许昌企业频频传来好消息:9月1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19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我市的森源集团入围;9月3日上午,河南省工商联在郑州黄河迎宾馆举办2019“河南民企100强”发布会,许昌的森源集团、金汇集团、黄河集团等10家企业入围该榜单;在此前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9中国民企500强”榜单中,森源集团、金汇集团再次上榜;今年首次发布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榜单中,森源集团列第35位。
能登上这些榜单,体现了许昌民营企业的实力与活力,也彰显了政府营造的优良营商环境。许昌的民营企业为何能在发展过程中保持持久活力?许昌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的“密码”何在?
“中国民企500强”,许昌企业榜上有名
许昌企业上榜“中国民企500强”,在许昌人眼中已很平常了。连年来,在“中国民企500强”榜单上,我们都能找寻到许昌企业的名字。
记者了解到,“2019中国民企500强”榜单,森源集团、金汇集团两家企业入围。其中,森源集团排第192位,金汇集团排第406位。在同时发布的“中国民企制造业500强”榜单中,森源集团排第111位,金汇集团排第238位,黄河集团排第304位。森源集团连续8年入围“中国民企500强”榜单。


“中国民企500强”“中国民企制造业500强”榜单,是了解和认识中国民营企业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渠道,是展示大型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也是社会公众了解全国大中型民营企业发展情况的权威途径。
许昌民营企业频频上榜,印证了许昌民营经济发展的潜力和不竭动力。
在省内,在刚刚公布的“河南民企100强”榜单上,许昌的森源集团、金汇集团、黄河集团、瑞贝卡集团等10家民营企业在列,其中,森源集团以年4083787万元的营业收入位列第四。
入围百强企业2018年度调研数据分析显示,河南省民企发展趋势持续向好,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
这家许昌民营企业,何以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9月1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19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我市的森源集团入围。
从2017年开始,每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上都有森源集团的名字。那么,这家许昌民营企业,何以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9月1日上午,森源智慧环卫运营管理中心,记者注意到有两名工作人员在操作台上通过电脑操作,远程掌握环卫人员与车辆的实时状况。LED大屏上,城市地图中的相关环卫数据一目了然。
“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字城管系统。”森源重工总经理陈西山称,森源智慧环卫平台作为森源环卫综合解决方案组成部分,可以对环卫人员、环卫车辆进行管理,并拥有环卫设施和环卫事件调度的管理方案。比如,随便点击一个环卫人员的位置,他的到岗、滞留、越界等信息都能直观展现,可对人员违规操作报警。
其实,一路走来,森源集团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对“依靠机制创新引进高素质人才,依靠高素质人才开发高科技产品,依靠高科技产品抢占市场制高点”这一发展战略的践行。
“目前,森源集团拥有院士、教授等高端人才约500人,非本地籍技术类岗位人才的占比为80%。良好的机制带来了人才,也就有了创新的氛围。”陈西山说,他们会定期举办科技创新表彰大会,重奖在商业模式、管理、工艺、科技方面的创新。
如今,森源集团拥有由6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0多名博士和多名海归学者组成的研发队伍,并与知名院校、国际企业合作,形成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三位一体”的自主创新路径。

“亲”“清”的政商关系,为民企发展提供一片沃土
“哪里有参天大树,它的下面必然有一片沃土。”森源集团董事会主席楚金甫曾这样表述他对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之源的认识。
近年来,许昌市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每年年初,我市筛选认定100家重点工业企业,明确企业培育和服务重点对象,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巨人企业铺天盖地、高新技术企业抢占发展高地”的局面,通过实施“一篮子”扶持政策,大型民企年均增速近20%。
市工信局政策法规科科长何珂告诉记者,市工信局班子成员分包联系百户重点工业企业,定期到所联系的企业调研,掌握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收集企业反映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加强对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宏观经济政策、市场波动的监测,及时采取措施,稳定企业正常生产,减小外界不利因素对企业的影响。
开展产销对接活动。今年上半年,全市举办锂电池、电梯、再生产品、智慧能源、防水材料等产业重点企业产销对接活动10余次,达成销售意向超1亿元,拓展了市场空间,缓解了库存压力。
同时,市委、市政府坚持“企业办好围墙内的事,政府办好围墙外的事”,全力当好企业的“店小二”“联络员”“宣传员”。我市出台了《关于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提出“五严禁”“五严查”,划清党员干部与民营经济人士交往的底线,“亲”“清”政商关系的“许昌生态圈”逐步形成。


打造“智造之都”,推动许昌发展高质量
民营经济是许昌的特色和优势。截至6月底,全市民营市场主体达27.1万户,其中民营企业达到6.99万家;全市主板上市企业6家,其中5家为民营企业。
今年上半年,我市4家企业与中科院宁波所签订合作合同;3家企业的3个项目被推荐申报了中科院河南中心2020年第一批成果转化项目。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8家,居河南省第4位。
聚焦实业、做精主业,我市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积极进行产品和装备智能化升级。2018年,新一代信息技术、科研技术服务等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累计突破350亿元。
尤其是森源集团等龙头企业全面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初步实现“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在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形成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喜人局面,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设智造之都,打造宜居之城,许昌扬帆启航,正全力前行。(王利辉 张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