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洪坊”杯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美新蔡”征文选登 (经主办方商定,本次征稿截止时间延至2019年9月15日,投稿信箱:zmdxcwl@163.com)
夕阳逢盛世,半醉诉衷情——序张冠荣老师《夕阳半醉吟》
56年前,当我刚刚出生的时候,一个初中毕业的帅小伙放下农活、放下书包,走进了首都、走进了军营。然后转战湖南、广西、海南岛、广东,在工程兵部队当文书、当宣传员,能写、能编、能演,还会二胡伴奏,干的风生水起、上下侧目。不幸的是,“文革”初期他在从海南岛回家探望患肠癌的父亲,往返看到许多打砸抢和破坏文物行为;农民卖了鸡蛋不能换盐吃,被迫买上红布制成红旗,营造田间地头的“红海洋”......他对这些现象表示不满,私下有所议论,被人揭发犯了“自由主义”,取消了重点培养对象,失去了入党、提干的机会,被迫结束五年军旅生涯,复员回乡,当了一名中学代课教师,兼公社文艺宣传队队员。还经常接受临时任务,为公社撰写典型材料,曾为四名省级、一名国家级“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写过申报材料。复员第二年,顺利加入中国共产党,圆了多年的美梦。
1977年大地回春、恢复高考,国家启动了“百万教师大培训”计划,已过而立之年的帅小伙于第二年报考了开封师院(今河南大学)“文革”后首批函授班学习。历经8年努力,终于取得本科学历,转为正式国家教师。
1979年帅小伙被借调到县文教局创作室,当起专职创作员,写过剧本,编过曲艺,在省、地文艺赛事中获过大奖。1982年包产到户,一头沉的家庭让他难以兼顾,不得不要求返回龙口中学继续任教。
15年前,我刚刚主持文联工作不久,一位行将退休的中学高级语文教师来到我的办公室,说是经朋友引荐,向我学写律诗,令我诚惶诚恐!因我当时也是刚刚起步,哪敢称师带徒?他说“我们好像见过”,但我不敢确认。但不管怎样,我们从此熟悉了,交往日渐增多。在我后来主持的全县文艺宣传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中,他都积极参与、给了我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一次他突然对我说:“其实咱们早在1988年就一块开过会,我笔记本上有你的名字。”仔细一回忆,那是18年前在县文联召开的一次创作会上,我们见过面。那时我刚参加工作不久,能参加那样的会对我来说是个很大鼓励。但因是第一次参加,除文联主席兼作协主席张一贺外,很多人我不熟悉,后来又长期下乡工作,基本上没再参加过县里组织的文艺活动,所以一面之交逐步淡忘。没想到山不转水转,我如今接替了一贺主席当年的工作,也迎来了一贺主席当年给我引荐的朋友!
这位朋友就是:年长我17岁这位朋友就是:年长我17岁的张冠荣老师——他参军那年,我刚刚出生。虽然年龄悬殊,但共同的爱好,让我们常常无话不谈。从他花甲之年的相貌推知:当年活跃于军营的冠荣老师,一定是个潇洒漂亮的帅小伙!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曾患过轻度脑梗的冠荣老师由于心胸开阔、爱好广泛、勤动脑筋、坚持锻炼,身体保养的一直很不错,不仅是老年大学的好学员、夕阳红艺术团的老骨干,还习书画、玩微信。对诗词更是情有独钟,每天都会留下新作,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裁更是诗词曲皆备、律绝古俱全,曾荣获全国“新农村杯”诗词大赛优秀奖。10年前就加入了中华诗词学会,当选为驻马店市诗词学会理事、新蔡县诗词学会副会长。作品散见于《天中诗词》《中州诗词》等刊物,部分入选《莲花吟唱集》《驻马店古今诗词集成》《河南当代诗词选(续)》《当代中华诗词集成(河南卷)》等选本。在其影响下,他的女公子瑞雪,也爱上了诗词。
冠荣老师写诗,善用新声韵,写的生动活泼、平易近人,常常信手拈来,自然天成,既富哲理,又多情趣,毫无忸怩作态和掉书袋之嫌。如:五绝《我忙碌我快乐》“
如:五绝《我忙碌我快乐》“居行叩仄平,背菜吊油瓶。忙似陀螺转,乐如不倒翁”,写得诙谐幽默;七绝《黄河壶口》“狮呼虎啸震长空,水底生烟雷电鸣。创造发明环宇敬,中华无怒自威风”,写得大气磅礴;五律《金顶笔会》“初冬诗友聚,金顶觅幽情。古木躬身邀,野菊带笑迎。雾崖拾妙句,飞瀑和新声。山主一席宴,小诗带醉成”,写得婉转流丽、清新自然——这次采风,我们是一同参加的;七律《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万里铁流泣鬼神,震惊世界七十春。燎原照野骨生火,抗日救亡血醒民。砥砺后昆扬志气,永追大业报捷音。长征接力不停步,再祭英灵壮我魂”,写得激昂慷慨,扣人心弦——他的这首七律和我的一首同题《渔家傲》,同时发表在《驻马店日报》的纪念专刊上;长调《丑奴儿近.南牢惊梦》“权钱虽好,正义千秋无价。正平步青云,却被贪婪戏耍。灯红洒绿,洋场里,流彩飞霞。温柔香箭张弓,英雄应弦倒下。春梦醒时,铁窗大锁,笼关惊怕。妻女偕来,悔恨伤心无涯。回首风流,尝笑人卑膝塌胯。而今自视,身更低下”,针砭时弊,入木三分,令人过目难忘。
最能体现作者暮年情怀的,是一首七古《读古抒怀》:“老夫虚岁六十五,超过李白和杜甫。李白花甲多一岁,杜甫六十尚不足。他们颠沛流离死,我得盛世退休福。釆风访古车轻爽,住宿吃喝华美屋。尔隐山林逃弊政,我逢清政纵情书。尔悲战乱吟民苦,我颂和谐咏幸福。曲表隐说他晦涩,直抒胸臆我心舒。诗仙诗圣今还在,庆幸如童舞手足。我拜大师学雅韵,如痴如醉笑还哭。抚今追昔知珍重,身在福中更惜福。”写得鲜活俏皮,令人忍俊不禁。
作者大半生艰苦奋斗、勤俭自作者大半生艰苦奋斗、勤俭自砺,最能体会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虽然至今家庭仍不富裕,但他感恩报本、知足常乐,低吟浅唱、歌咏盛世,是那些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人所不能比拟的;更是那些一边不择手段大发横财、一边忘乎所以为非作歹的人所应该忏悔的。也许从艺术角度上来说,他的某些作品格律欠工、诗味不够,有待完善提高,但作者的赤子襟怀、勤学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祖上曾是“字盖天下”、名动中原的前清举人,影响了以后若干代人;作者的这些诗词作品也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社会作用。为了教育后人、报答时代、便于朋好交流,在朋友的支持和女儿的帮助下,作者从两万多首积稿中,精选出1600余首,决定出个集子,名曰《夕阳半醉吟》,嘱为之序。我受之有愧、却之不恭,于是写下这篇文字,记述我们的交往和我对他诗词的粗浅理解,仅供读者参考,聊报重托之情。
冠荣老师本不善饮,但常以杯酒提神解困。所谓半醉者,非酒醉也,躬逢盛世、日新月异,酒不醉人人自醉也!故名其书房曰:“半醉斋”。半醉半醒日复日,我写我心年复年。愿冠荣老师诗情不老、心态常青!
(作者系中共新蔡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兼文联主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驻马店市诗词学会副会长、新蔡县作协主席兼诗词学会会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