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纪实散文篇】
2018-7-23 14:25
【原创散文纪实篇.回忆录】我要远方
——(3)我要远方,绝不信命
从小就是个喜欢安静的孩子,却又有着双重性格。有人说我内向,也有人说我外向的很。自我感觉他们说的都有道理,确实,想静的时候一天一夜不说话也不觉得烦闷,想说的时候痛痛快快一股脑儿的都倒出来才觉得畅快。
但有一点不容置疑,那就是从小就喜欢写作。其实那时候还称不上写作,只是喜欢读书、摘录一些精美的段子、字、词、句。那时候没有多余的钱买书,都是借来的,书,必须回还,却又不舍得的里面那些格言、名句,只好自己动手,买来纸张,装订成一个足够厚重的小本本专门摘抄一些自己喜欢的美句、诗文,甚至有的时候还要苛求自己默记下来。每当一个个的小本子被密密麻麻的抄写完毕存置于书橱的时候,幼小的心便生出一种盈盈的成就感。虽然辛苦,却乐在其中。
上课时间是不允许读课外书的,都是在利用课后、放学时间,晚上完成作业后剩下的便是我最自由、幸福的的时间了。很多时候,夜已很深,却还陶醉在一篇篇的美文里,兴致勃勃的没有睡意。
那时候村子里几乎没有电视机的,偶尔有人来给乡亲们放一场电影就足够孩子们振奋好几天呢。但即便是如此有力的诱惑也转移不了我读书的热情。宁肯只身一人坐在方桌前读书也不去村部凑热闹。
记得那时候真是错过了不少好电影呢,大渡河,邱少云,夜幕下的哈尔滨……
播放电影的声音很嘈杂的,时不时地还有枪声、战士们的吼声、冲锋号响彻山谷的回声传入耳鼓,可再怎么也扰乱不了那颗安静读书的心——
那时候也就刚刚入学一年级的样子吧,现在想想也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年幼的我怎么会有如此顽强的自制力呢,或者,这也算是一种儿时的倔强吧……
小时候,生活过得单调、辛苦,印象中母亲向来身体不好,又是家里长子,所以从小我就很懂得自发的帮助父亲干一些零活儿、收拾庭院、杂物,除此之外便是从学习、读书、写作中汲取快乐,每当老师给自己颁发奖品、奖状或自己的作文被当做范文在班里推出的时候,便是我最快乐、最充实、最骄傲的时候。
那时候不太懂得理想和现实的丰满与骨感,很多次的语文考试时都重复着一个作文题目:我的理想,也很多次不假思索的歪歪扭扭地在本子上重复着那几个字:我的理想是,长大后当一名作家。
那时候,幼小的心坎里就埋下了一颗坚韧的种子:长大后,一定要用自己的手、笔、眼睛和心来记录自己的一生。惭愧的是,时至如今儿时的梦想也还只是梦想,但心里却是充实、不悔的。“命运”两个字于我似乎有着一种趋之若鹜的牵绊,无论生命如何待我,我都愿意报之以歌。
一方面感叹着命运的不公,却又在骨子里不甘认命,与生俱来的一种倔强和任性促使着我不向任何艰难低头。我不信命,但却尊重生命,尊重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的生命。外表柔弱,资质一般,际遇平平,并且拥有着一颗从不屈服的心态和秉性。
记得在县城上中专的时候被老师认命为团支部书记和学生会主席,经常组织同学们筹划一些校集体活动,包括一些演讲比赛。那时的演讲稿都是我自己命题写作的,然后由自己完成朗诵演讲。几乎每一次都能拿奖,赛事结束后心里都是美滋滋沉甸甸的喜悦。自己的文字和朗诵能够得到老师同学们的认可和支持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很多的快乐都是来自于他们的信任和厚爱。抬头看一下头顶飘来荡去的云朵,就连太阳也会躲在云层里冲我眯笑……
中专即将毕业的时候,学校准备举行一次演讲活动,每班出一个学生代表上台演讲,于是这也成了我为班里出力、义不容辞的任务。那场演讲相比之下是比较正式、隆重的,因为这是班里的最后一次活动了。毕业在即,各奔东西的日子不远了。怀着一种特别的情愫,有难舍,有忧伤,也有憧憬和依恋,私下里把那篇稿子牢牢的默背了下来——
时时刻刻都在为这篇演讲做着准备,既紧张又兴奋……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比赛的时间到了。
那天天气挺冷,明明是夏,却有种秋的感觉了。一阵凉风吹过,胳膊上便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听到主持人喊我名字的时候便匆匆登台了。站到台上的瞬间才想起稿子没带。还好,之前准备充分可以默记下来。于是,稍稍稳定了一下心神,便开始了我的讲演。按部就班,演讲进行到一多半的时候,自我感觉良好,很投入,随和,自然,心里暗自思忖:“还是不拿稿子的好,这样更容易跟台下的观众打成一片,缩小距离……”正想着,天空刮起了阵阵轻风,不是太猛却也夹杂了些许冷气,突然觉得鼻子稍痒,下意识地停顿了一下,并无大碍,演讲继续,当进行到最后还有短短几句话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
“右手遮住口鼻接连打了几个喷嚏”,也没来得及躲开话筒,喷嚏声瞬间便被扩散出来,久久地回荡在校园会场上空……
我,懵了,尴尬至极,想试图挽回这个令人懊悔的结果,竭力地镇定自己,可情急之下竟然忘词了,大脑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了,随便说了几句毕业祝福语便匆匆怏怏地退场了
————
苦苦准备了一周的毕业演讲就这样一以失败而告终了,脑海萦绕的是同学们郁郁的神态和唏嘘、失望的表情……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颓丧、懊悔,很多时日都是一直在一蹶不振与失意中渡过的。让我铭记一生的是,自那次演讲结束的第二天就去商场买了个小收音机,红色的,小巧玲珑,拿在手里刚刚好。每天课间休息、自习课、走廊里、宿舍间,那个小小的收音机便成了我最贴心的伙伴。
跟其他人不一样,我那时的收听目的不是去听里面的歌声、戏曲,而是特意留意那些节目主持人的播音,尤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地报道,中国之声里字正腔圆、规范正统的普通话,以及各台诸多文艺类型的诗歌、散文、小说,有声阅读和配乐朗诵,着魔似的一个一个的搜,然后把它们归类,记录下每天固定的播出时间,定点收听。仔细地跟着主持人的节奏练习每个字眼的发音、抑扬顿挫、气息的调节……
从一开始固执地强迫甚至于自我惩罚式的逼迫自己这样做,到后来的以此为乐,爱不释手。时间是残酷的,也是最公正的。直至今天,那场演讲的整个流程历历在目,感谢那次失败,让我在关键时刻认清自己。以后的日子,无论生活赐予多少的不如意,都能够鞭策、提升自己。很多时候我庆幸自己竟然能有一颗如此不屈、不惧磨砺勇敢的心……
时间过得真快啊!二十年的光阴一晃而过,恍若如昨。曾经记忆犹新的故事也都斑驳成为了历史,新生的历程故事还在无声无息中延续。其中有喜悦,有伤感,有失去,也有缅怀、收获和感慨,还有许多的不如意和小进取,故事在轮回中辗转延续,唯一不变的是这颗经久不息、久经沧桑依旧懂得锐意进取的心。
人生不易,各自都在奔忙,途中必定会遭遇些始料未及的磕磕绊绊,不顺心、不如意,而我却可以以文学和声音带给我的快乐为转移,将生活中的缺失用精神领域的食粮来填补,很多时候,感谢上苍的赐予和锻造。
前几天看过一场电影叫《七十七天》,很钦佩主人公的坚持和勇敢。那是一个以真实的旅途事迹为素材的故事。一位高位截瘫、身残志坚的姑娘和那个坚强的小伙子历尽千辛万险终于穿越了羌塘无人区,其间他们也有过颓丧、迷茫,但正是那种我不信命、心向远方的精神支撑着他们完成了这次伟大的旅行。
我是一个极为平凡、无奇的人,但却同样拥有一颗追求卓越、光明璀璨的心。
虽然不知道前方赐予我的会是什么,但我想,布满坎坷荆棘的锦囊里也一定会孕育着霞光万丈。
我要远方,相信自己一定会凭借自己的恒心和耐力沿着这条有着文字和声音的长途之旅一直一直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绝不信命,我要远方!
——因为那是我小时候梦的开始和天堂……
——水.寒傲似冰
2018.7.22.00:00
作者简介:
水.寒傲似冰,原名:赵淑霞,河北省衡水人。现居住于廊坊市。山东省清照文化艺术协会会员。喜欢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故事、心路历程。坚持用笔尖阐述生活中的悲忧喜乐、苦辣酸甜,爱好广泛,热衷于朗诵、阅读、唱歌等。
做人如水,至清,至纯,至善,至美。近百余首诗歌、散文、纪实小说刊登于各微信平台,播音朗诵深受听众青睐,不少作品已录用于各文学网站、微信平台等。
现任阳光国际文学社团直播歌咏文艺部副主编兼主播,广东东莞市八位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早读、夜听主播,笑傲文学特约主播等多家微信平台声音传播者。
作品简介:
我要远方,一共分为三篇,
本篇为第三篇。我的切实经历。
那些青葱岁月走过的日子,……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