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互鉴 90
文/三木秉凤
如果给人类文明进行社会属性归类,它即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人类文明中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构成了阴阳合和中的文明太极。文明的核心思想与价值体现在文化上,厚重、包容、道义且符合自然规律要求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华文明的屹立不倒与万年承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命活水,以儒释道三者结合形成的中国传统的道性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深水区,我们再反观世界各地的术数文化,大都属于肤浅而轻薄的浅水区文化。中国自洋务运动及新文化运动以来,国外大量浅水区文化纷纷涌入中国,浅水区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流行性、易学性、动态性及时代性,虽然中国的深水文化受到了浅水文化的冲击,但由于两种文化所处的层级不同,所以符合自然规律要求的深水文化并未因此被摧毁。符合道义的深水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灵魂性文化,不仅恒久稳定,而且润物无声!近百年来,世界各种流行性文化冲击中华大地,包括日本曾在台湾及东北三省等开展日式文化教育,但中国本土文化并未因之而丧失主体性,近百年中国文化之根从未动摇,只是逢旱则隐,逢雨则润,这就是中华文明光辉天下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人类精神文明的核心价值就是人类文化中承载的道义性、道德性文明,这些核心价值最终会体现在社会财富合理配置的物质文明上。
为了更深入地阐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以及道德文化与经济基础的关系,首先对几组概念做下论述:一、文化与资本的关系,二、资本与市场的关系。
如何论述文化与资本的关系呢?大家知道货币本身不是资本,但是货币进入生产领域及市场交换以后就变成了资本,而资本的发展一定会带动整个经济基础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繁荣。但若无符合道义的规则约束,资本的发展必以攫取利益为前提,它体现了人类的欲望需求。而文化本身是人类理性的产物,文化中的道义与道德会对人类欲望做出合理的约束和调整,所以资本主义经济的有序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资本道义文化来同步束理约束。为了更准确说明文化与资本的关系,胆敢做下这样的比喻, 文化就象以精神为基础的人的灵魂,经济就像以血肉为基础的人的身体,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积极向上的文化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要求,最终所追求的都是灵魂与肉体的和谐统一即身心合一,这也是太极阴阳规律的自然要求。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是道义,是博爱,是规律,是无私奉献。美国比尔盖茨曾捐赠400亿美元用于慈善,股神巴菲特捐赠了300亿美元,他们愿意捐助毕生财富从事慈善事业,为世界各地的教育、农业、环境、自然灾害等做出博爱与贡献,这种爱心来自哪里?来自以博爱而著名世界的基督文化熏陶,这是慈善者在代表上帝传播着人类的福音。中国人敬奉文武财神,如文财神范蠡和比干,武财神关公和赵公明,文武财神应具备哪些道德天质呢?大家知道,四位财神都是中华民族中“忠、义、仁、信”的典型代表,商朝末年的比干,为劝导纣王被当众挖心,这体现出一个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担当,以死相谏,至死不叛,这就是忠;周朝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放弃越王给予的高官厚禄,自己经商,将一生积蓄奉献给穷苦大众,被齐人尊为陶公,体现一个“仁”字,仁者爱人; 秦朝时代出生的赵公明,年少时为木商打短工,然后自己成为木商老板,与人为善,讲求信用,后人将赵公明敬为财神,体现个“信”字,以诚立业;三国时期大将关公关羽,在曹操封侯重赏面前,不为所动,“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寻找结拜兄弟刘备,体现了一个“义”字,义扬天下。“忠、信、仁、义”这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入世理念,最终这些道德文化归纳入“仁爱”,与基督文化的博爱无别。爱的内容什么?爱父母,爱子孙,爱家庭,爱民族,爱人民,爱职工,这就是仁者爱人的博爱精神,这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
其实为东方服务了五千年的儒家文化和西方的两千年的基督文化,在对经济的影响方向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从精神上支撑物质文明长久立世,叫厚德载物,这就是与他人共享财富带来的快乐与幸福。有什么样的文化熏陶就产生什么样的财富观与对待财富的价值取向,所以,当人类文明为资本主义注入了道义文明之后,资本才真正成为造福人类的工具。
对于资本和市场的关系就更容易理解。资本是什么?资本是制造产品的基础因素,市场是什么?市场就是商品的交易场所。产品是尚未交换的商品,商品是交易中的产品。所以资本和市场关系,从广义而言,资本是市场的前提和基础,市场是资本的发展和延续, 再确切地说,资本是市场的第一个阶段,市场是资本的第二个阶段。
马克思定义下的“资本主义”,是站在资本市场的第一阶段即“产品生产阶段”来描述资本主义的,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市场经济”,是站在资本市场的第二个阶段即“商品交换阶段”来定义市场经济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本主义就是市场主义,市场主义就是资本主义,资本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也就是资本经济。为了进一步说明文化、资本、市场三者的关系,下面结合中国资本发展与市场经济的个例进行深入阐释。
记得1997年香港刚刚回归,中国GDP才至八千亿美元。当华尔街的金融投机家索罗斯用热钱攻击港元时,当任的朱容基总理喊出了保卫香港的口号,中国大陆用仅有的一点外汇储备坚决支持香港稳定,大量买进被投机家抛售的港元,以保持香港的金融稳定和世界第一自由港的地位,“热钱”这样的概念从此普遍地出现在中国。当时,不仅香港,华尔街的热钱潮水般涌人东南亚,首当其冲的是泰国货币。西方大投机者大量抛售泰国货币铢,令其大幅贬值,这场金融危机很快波及东南亚及中国大陆,亚洲四小龙在热钱狂潮的冲击面前一败涂地。这就是著名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中国选择了让人民币坚挺,与东南亚各国及中国香港地区并肩战斗,共同度过了这次危机,这次危机让中国作为一个东方大国开始向世界展现出负责任的一面。然而十年后的 2008年,美国由房地产次贷危机引发了华尔街的金融风暴,这次危机很快席卷欧美,金融危机如秋风扫落叶般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至今世界经济仍然处在这场金融危机的阴影里。从1997到2008年仅仅十余年,在两次危机中人民币不仅没有像世界其它国家一样随金融危机而出现货币大幅贬值,而是出现了小幅升值的趋势。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什么?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同等量的货币能够购买到更多的商品或服务!
然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普通百姓并未感受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购买利好,而是感受人民币大幅贬值带来的物价攀升,仅说中国房价,二十年长了二十倍!人民感受到了通货膨涨!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就是货币贬值,意味着同等量的人民币在贬值后购买到更少的商品和服务!
那么改革开放以来到底人民币升值了,还是贬值了?为什么人民币在国际上会不断升值,而中国百姓却感受到货币贬值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
大家知道,一个国家,在发行自己的货币或制定货币政策时,通常参考三个因素:一,国库黄金存量,因为几千年来,人类能承担商品交换的中介等价物的货币,就是硬通货币黄金和白银;二,商品供应量,商品价格会随着社会供求而发生波动,物丰而贱,物希则贵,有多少商品投放市场,就需要同等的货币进行购买交易;三,国际货币交易量,当一个国家货币供应量与商品投放量相对稳定时,如果国际热钱大量购买国内商品戓大量抛售主权国货币,也会影响国内货币与投放的商品之间本有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一个国家的商品生产量在某段时间内相对固定,所以国家同时投放相应的货币,这样流通中人民币总量与国内商品总量之间就会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价格关系。但近十年来全世界有三十万亿美元的热钱不断在全球流动,这些热钱我们国内产值的三倍,其中很大部分涌入中国经济腹地,这些热钱流入中国赌什么?在赌人民币升值,在赌土地房价升值,在赌能源资源升值,在赌国家政策调整等等,国际热钱通过购买人民币或人民币所代表国内商品如土地,房产,矿藏等,以待升值后获得高收暴利,热钱进入中国自然带动物价上涨。
然而在国际货币市场上,人民币的确升值了!从改革开放初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到今天的1美元兑换7元多元人民币。人民币相对美元小幅升值又是什么原因呢?
目前,大美帝国主导世界秩序很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美元帝国,即美元成为世界货币并主导世界贸易,这样美国人只需大量发行美元就能购买到世界财富!世界投放多少商品量,就需要相应的美元数量进行贸易平衡。近二十年来特别华尔街因次贷危机引发“金融海啸”以来,美国对美元采了几轮宽松的货币量化政策,使世界范围内的美元持续放量,什么是宽松货币?就是大量印制发行美元投入金融市场!而中国几十年来大都采用稳健的货币政策,以稳定国内市场,让人民币小幅升值,什么是稳健?就是投入的人民币量相对平衡!美元投放量增加了,若人民币投放量或需求量相对不足,而世界商品以美元来计价,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自然就会升值。当下特朗普发动了中美贸易战争,目前处于胶着状态。中华文明在吸纳资本主义文明过程中虽无波澜壮阔之举,但依然风雨不断,但中华文明七千年的韧性表现让我们在这场贸易战争中充满信心。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于2017年 2月以微信文化群的形式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文化队伍,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