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系列之六(我心中的妙玉下部)
文/诗茵若雨
引妙玉判词:
欲洁何曾洁,
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
终陷淖泥中。

妙玉曲世难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复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孤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曹雪芹作

妙玉的洁癖更甚黛玉十分,那刘姥姥用完的茶具,妙玉非要命人砸了,宝玉说不如给了刘姥姥,或带回家,或变卖度日。妙玉道:“幸亏那杯子不是我用过的,若是我用的,就算是砸了也不解事。”待众人离开栊翠庵,刘姥姥走过坐过的地方,都用水冲洗多遍,方才作罢,这种洁癖孤傲世人都觉得罕见。

妙玉,气质如兰,性格孤傲,对于贾环是不屑一顾的,连正眼也不瞧一眼的,对于宝玉,内心是喜欢的,虽是带发修行,终还是逃不离情这个字。与大观园的黛玉、湘云、惜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宝玉有着一种女儿家的情窦初开的少女情怀。

宝玉的生辰,妙玉写来帖子庆贺,落笔为槛外人。宝玉回帖不知如何落款,要去问黛玉,路上恰逢邢岫烟要去找妙玉说话,那邢岫烟告诉宝玉,曾与妙玉是邻居十余载,有半师半友的情谊,她自称是槛外人,宝玉只需落款槛内人就合乎妙玉的心了。

访妙玉乞红梅,是宝玉联诗被罚的,李纨打发人要跟宝玉一起去,黛玉深知妙玉性格,忙道:“若跟了人去反而不得了。”到了栊翠庵门外,宝玉扣门,妙玉问是谁时,宝玉答道:“不求大士瓶中露,但求嫦娥槛外梅。”把妙玉比作嫦娥,可见妙玉带有一股仙气,白雪红梅琉璃世界,煞是好看。

妙玉的才气堪比诗仙,八月十五中秋夜,黛玉湘云在凹晶馆联诗,两位女子联到“寒塘渡鹤影,冷血葬花魂”时,是妙玉续完。黛玉、湘云二人皆赞赏不已,说:可见我们天天是舍近而求远。现有这样诗仙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可见妙玉的诗文水平比起黛玉湘云二人不相上下。甚至被黛玉湘云称赞为诗仙,还要更高一点。妙玉与大观园姑娘不同,妙玉经历过更多世俗熏染,更有人生的心酸阅历。

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妙玉见到宝玉时,会面红耳赤,妙玉宝玉听窗外听黛玉悲琴声声入耳,心里叹道:“何故作如此悲音”,果不然,琴弦断。妙玉回栊翠庵后,意乱情迷,神志不清。最终与宝玉是无缘的,被强盗用迷魂香迷了心智,劫了去,可伶了金玉般的品质,想要一世的清白,终失了身,仿佛一块洁白无瑕的美玉,掉在了脏泥之中,让人叹息。
2019.09.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