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村官那点事
文/王青霞
非典发生那年,村里换届选举,乡亲们要推举我进村委,当时我开着一个小诊所,家务事也很多,不想参与村里的事情,借故出去躲了几天。可乡亲们不管我在不在家,还是选我当了村委委员兼会计。我们村不大,村委就我和支书两个人,他年轻有为,做事干练。就是有点年轻气盛,做事情不考虑后果,后来乡亲们对他失去了信心,不支持他的工作,他只好辞了支书职务。经乡党委研究,让我担任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从未“当过官儿”的我,深感责任重大。既怕辜负乡亲们的信任,又怕担不起乡党委赋予的重任,心中无比忐忑,不知道这
三把火怎么烧。
那时候,我们村地势低洼,十年九淹。每当大雨过后,其他村的雨水都往我们村流,水越积越多,眼看快要成熟的庄稼,眼睁睁地化为了乌有,乡亲们心里特别难受。一天吃过饭,我到村西河堤上溜达,看到两个孩子在玩泥巴,一下子有了主意。天啊!这么大的事怎么没想起来呢!年年水灾,怎么不趁春天农闲,把堤坝给修一下呢!我扭头回家,连忙写了一个实施方案,晚上找来村上几个德高望重的前辈,把我的想法和叔叔大爷们说了说,把他们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地说:“中,中,中,别管了闺女儿哎,我们这几个老骨头,一定支持你,一定把这工程做好。”其中一个我喊爷爷的,叫王相,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既有威信又能干,可以当我的帮手。有了这几位老人家的支持,我心里有了底气。第二天早上,我把头天晚上研究的事情,给群众开了个广播会。听到要治理水患,乡亲们个个摩拳擦掌,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农村人过了年,青壮年劳力大都出外打工了,家里都是老弱妇孺。就是这样一些老弱残兵,那年春天,在我的带领下干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我们村西有一条自北向南的王薛渠,大约长两千米。村北还有一条自西向东的渠,西通王薛渠,东连八支渠,这条渠有四百米长,再加上村东一百多米的路,也需要加高一下。看着这“浩大的工程”和我的“老弱残兵”,我心里又没底儿了。王相爷看出了我心思,他说:“孩子,别怕,有我们几个老家伙呢。”听到老人家的话,我特别感动。
我们先啃村西那块硬骨头——王薛渠,我让王相爷当队长。这些爷爷叔叔,婶婶嫂子们一点也不含糊,干起活来那叫一个猛,春天本来早晚都得穿棉衣的,三十分钟不到,一个个已经把棉衣脱下,就这还一个劲儿擦汗呢,我说:“休息会儿吧。”可乡亲们没有一个停下来,个个还干劲十足。足足干了两三个小时,在我一再催促下,乡亲们才停下来,男人们坐在一起抽烟,女人在一起说说笑笑。也就二三十分钟,没等我说话,王相爷就替我发话了:“开始啦。”就三个字,大家一个个“噌”地一下就起来了,一直干到十二点多才下晌回家。
就这样,我们这些老弱残兵,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把王薛渠堤加高了一米,加宽了八十厘米。起初我还怕有地方不能达标,我和王相爷拿着钢卷尺去检查,一处,两处,三处……我的手在发抖,没有一处不合格的,而且几乎都是超标完成。我心中的感动无以言表,化作泪水奔涌而出。这就是我的乡亲,我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
村北的小渠看似小,可工程一点也不小,因为它本来高度就不够,两边的护堤也特别窄,一遇到大水就决口,是我们村最大的隐患。在开工的头一天晚上,我和工程队长王相爷沟通了一下,因为工程大劳力弱,得给大伙打打气儿,鼓鼓劲儿。第二天吃过饭,把大伙召集齐了,我把前几天的工作做了个总结,对乡亲们的成绩予以了肯定。乡亲们对我工作的支持,我也特别表示了感谢。我说着,眼含热泪,向大家鞠躬致谢!大家用热烈的掌声表达着对我工作的认可和支持。接下来由王相爷做“战前动员”。王相爷虽然一个字不识,讲起话来却一套一套的。首先,从我们村锅底形的地理位置讲起,听起来特别入心。他说道:“老少爷们,咱今天先唠嗑后干活,咱先说说咱村这锅底,是不是每次下雨之后,圆圈村的水都往咱村灌啊?是吧!这条小沟是不是咱们村最危险的地方?是!所以说,我们不能轻视它,还要像前几天一样地干,干好了危险就可以排除了对不对?只许水不来,不许咱不备,做到有备无患,才能高枕无忧!”“啪啪啪啪啪啪”,我带头为王队长鼓掌,乡亲们的积极性再次激发起来了。有的扛铁掀,有的拉架子车,浩浩荡荡进军村北小渠。
大姑娘、小媳妇们任手上血泡磨破,没人喊疼。老头、老太太们累得直不起腰,没人说累。因为渠又窄又低,需要的土方量大,我们就用架子车,把远处的土拉过来覆堤,也就二十多天时间,所有工程全部完成。全村人没有一人说半句怨言,都说这回可不怕来水了!
工程刚刚结束,乡里的领导来了,还带着好多不认识的人,在我们所做的工程段一一查看后。乡党委吕书记感叹地说:“不可思议,这么大的工程量!这么短的时间!这么弱的劳动力!”他转过身来紧紧握住我的手:“王支书,向你学习!向你致敬!”我当时挺不好意思地说:“这都是乡亲们的功劳,应该谢谢我的父老乡亲!”
没过几天,晚上我刚吃完饭,就看到乡领导来了,我赶快请他们一行人进屋,这时候吕书记给我介绍说:“这位是我们的亢县长。”他的话把我吓了一跳。亢县长高高的个子,非常和蔼。我怯怯地说:“县长好。”亢县长握着我的手说:“了不起!向你学习!”我当时不知道说什么好,感觉自己脸红得很厉害。我让孩子请来了王相爷。我们和亢县长和吕书记聊了一个小时左右。因为我们村机井少,我趁机会还管亢县长要了几眼井,亢县长当场答应下来。领导们走后,我激动得一夜没睡。
因为身体原因,我只担任了三年支书和村委会主任,就让给了更有能力的年轻人。“当官”的时间虽然短暂,可是在我一生当中留下非常美好的回忆。现在离开家乡好多年了,我更加想念我的父老乡亲,怀念那段“战天斗地”、虽苦犹乐的峥嵘岁月。
作者:王青霞,河南省封丘县人,早年从医为生,爱好文学,散文,诗歌,古体诗,发表于本土文学栏目与报刊,且散见于各都市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