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j亢乃坚
《狼 说》
人类群居,居而不睦;见利忘义,不足为奇。夫妻相悖,骨肉相残;同胞不和,朋友伪奸。唯利是图,败德毁道;巧取豪夺,瞒天过海。从古至今,当以政客为最,施政不仁,封建世袭;官商勾结,横征暴敛。犹如市井掮客,无孔不入。
狼亦群居,狼狈联袂,群体利益高于一切。一致对外,本性天成。没有世袭,能力决定王位;没有内耗,蓄势而智掠异类。
人性狼性,本性天成;同居地球,个显本能。形体类别,生命同名;智能灵长,无须自称。随顺自然,相济相生;善待彼此,依道而行。
人为道而狼依性由心。狼者,自然而合天合地,不畏生死。分则独立而行,各显其能;合则群起而哄,势如破竹。而人类,却以‘’知道‘’、‘’灵长‘’而自诩,常以‘’道‘’遮羞。
人奸伪而狼循道谋智。狼者,坦然而同仇敌忾,不论成败,悠闲于旷野,出没于荒岭。时而一声长嚎,告慰造物主,天地之间,狼者大行。而人类,却掏空心思,掠夺自然,不惧大自然之警告,擅长偷换概念、暗度陈仓。
人使诈而狼侍机行动。生命轮兑于丛林法则,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人类,惯性使诈,损天德,毁道业,透支自然之能量,迷己逐物,为私欲而不惜破坏大自然生物链,相生相济则无从谈起。
所谓‘’狼狈为奸‘’,乃因人类愚迷,而嫉妒狼狈之智,所发泄的情绪。何者为‘’奸‘’?下‘’狼套‘’者为奸、挖‘’陷阱‘’者为奸,妄取者为奸、诱骗者为奸,如是而沾沾自喜者为奸,与狼狈有何相干?
‘’狐假虎威‘’是智慧,却群起而嫉之;‘’兔死狐悲‘’是常情,何以‘’假惺惺‘’而藐视之;‘’狡兔三窟‘’是安居,岂能以‘’狡‘’而亵渎之。如是违缘遮障,又岂能自诩‘’灵长‘’?何况,物种类别,岂能以主观逻辑褒贬他人行为。
综其上者,人和动物,互不相紊,各行其道,取法乎上,智用心寂,自然而安之。
善哉善哉!
《狼说》观感——杨凤杰
有人说: 寓言是一个魔盒,能从中取出很多东西;寓言是一个魔豆,能长出参天大树;寓言是一个魔杖,能变幻出许多宝物;寓言很美,美在精悍,美在说理,美在深刻;美在借物言志,美在借此喻彼,美在借小说大!
寓言是被包裹着的真理。的确,《狼说》的作者利用非凡的智慧和哲思,先将人设定的恶性做伏笔,与后面狼的天性进行正面描写,揭示和劝诫人们:认识问题要抓住根源,看本质;分析问题要全面,看过程;辨别是非要准确,看特征。
作者在《狼说》中对自诩为灵长性动物、两足尊所呈现出的人类群居而不睦,见利忘义,朋友伪奸,巧取豪夺,施政不仁,官商勾结,横征暴敛等人性恶的一面展示给读者,而后又毫不妥协的进一步将人类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等丑恶现象予以尖锐的抨击和揭露!
作者在《狼说》中对狼的天性通过‘’群体利益高于一切,能者居王,不内耗,智掠异类的‘天性’,竞遣派了大加赞赏之美词,并以此为营,进一步将多年压在狐狸、狡兔身上‘狐假虎威‘、‘狡兔三窟’坏名声予以平反昭雪,并将冠以‘犯罪‘的背景和成因做了交代:是遇到恐怖、陷阱、圈套时采取的谋略和非常之手段,属正当防卫。
作者之后又不适时机的将人类愚迷、妒忌的劣性再次给予深入批判!
读者通过品读《狼说》,再回望审视那些通常在人们心目中具有的凶狠毒辣、野心负义的动物们,已然大大降低了敌意和厌恶!
善哉善哉!
作者 亢乃坚
曾用名:亢国顺、亢季一,蒙古族人。笔名:伏燨、伏曦、原上草、蒙古包等。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得到星云大师力荐,在台湾和香港多家报刊开辟有专栏。
参与编撰大型工具书《香港法律通编》、《澳门司法商务法律汇编》、《世界贸易组织多边协定全书》。
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法学会法学专家,民革党员,收藏家。藏品除当朝高端墨宝之外,古董珍玩多数是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思远老先生的遗赠。
居士,师从台湾高雄市文殊讲堂慧律法上人,法号净戒。
做人主张:德不配位,不与为谋。
作文主张:诗言有志,唯心品鉴。
微辰文化总顾问。
伏曦文学网刊总监制。
作家前线签约作家。
都市头条(lD10890367)认证编辑。
